本站获得消息,在近期举行的摩根大通圆桌媒体会上,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兼大中华区经济研究主管介绍,摩根大通预测,2023年中国经济增速为5.6%。
从环比增速看,上半年会好于下半年,一季度环比增速(季调后折合年率)为7.0%,二季度7.4%,下半年会稍微放缓,三季度为5.5%,四季度为6.1%。预计2024年,中国经济环比增速会逐渐稳定在5%左右。 过渡性阶段给经济带来阵痛的持续时间比之前预期的要短很多…经济将于2023年一季度开始强劲复苏,一季度的季度环比增速为季调后折合年率(SAAR)7%,之后二、三、四季度分别为7.4%、5.5%、6.1%。“综合来看,中国经济复苏似乎比我们的基准预测更早发生。经济将于2023年一季度开始复苏,一季度的季度环比增速为季调后折合年率(SAAR)7%,之后二、三、四季度分别为7.4%、5.5%、6.1%。全年GDP增速预测为5.6%。”
这个预测是要超过很多其他机构的预测的,大多数机构预测是在4.5~5之间,这里直接提到了5.6,当然还有说法是在政府内部的目标为6%。
预测一般是作为一个参考,比如2022年,摩根大通就更改过几次,最终还是相对乐观的预期,说明误差还是有的。个人观点是5.7%相对偏乐观,但差距不会太大,暂时还没看到官方的保5%还是保5.5%的消息。
从现实情况来看,2023年有相比2022年经济增长乐观的点,也有需要值得警惕的问题。
2023年经济增长数据有几个显著的利好:
- 一个是防疫政策的放开,我国的防疫政策基本与世界接轨,也是最后一个放开的主要经济体,大家的生活几乎已经达到疫情之前的状态,至少心态上是这样的。
各类经济活动都在走向正规,餐饮旅游娱乐等一众产业迅速恢复,一个人的支出是另一个人的收入,早几年三产的就业和GDP占比就已经超过二产。
防疫政策的放开必然让三产的信心得到巨大的回升,这也将在2023年对GDP增速做出贡献。
- 2022年低的基数,和美国通胀一样,今年的cpi下行得益于计算同比时依赖去年的高基数,基数越大,计算同比的数值越低。
相反,我国2022年最终的GDP增长最终落在3%,也就意味着2023年计算同比的时候基数相对较小,就和2021年可以实现8.1%增速一样,主要是前一年的GDP出现了负增长,两年的平均增长大概在5%。
- 用债务刺激经济是一个相对见效快的做法,比如美国08年次贷危机之后的政府负债迅速攀升,疫情期间政府债务更是疾速积累,约占110%以上的GDP。
我国在疫情之前的凯恩斯主义是经过改型的,即政府增加支出刺激经济,但负债通过土地财税的方式转移到居民部门。
主要经济体中,地方财税有一半的收入靠卖集体土地的真不好找,结果就是应用凯恩斯主义本应该加在政府身上的杠杆转移到居民头上,让消费活动大幅度的缩减。
从疫情依赖,我国的凯恩斯主义重回原始状态,即通过政府加杠杆的方式来刺激经济,佐证是政府明面负债占gdp的比重三年增长12个百分点,比08年到19年之间增长的总和还要高。
今年财政部公开表态:将适度加大财政政策扩张力度,在专项债投资拉动上加力。如果只看短期的数据,举债刺激经济必然是见效最快的方式。
虽然近年来企业债务维持较低增速,但这并不一定意味着企业部门的脆弱性降低 – 也许恰恰相反,因为新冠疫情爆发以来,企业资产负债表一直在恶化。事实上,中小型企业贷款的增长速度高于其他类型的企业贷款,随着疫情救助措施到期,中小企业债务违约概率将迅速上升,由此可能在2023年成为企业部门最最弱的环节。
另一个主要风险因素是地方政府融资工具举借的债务。成立地方政府融资工具的目的是为公共项目提供资金。由于与国有企业类似,此类工具举借的债务被归类为企业债务,占GDP的比重达44%,规模相当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项目的盈利能力通常较低,因此其偿债能力较弱,尤其是经济下行期。更重要的是,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是房地产市场的直接参与者—竞拍土地并在提供经济适用房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这可能意味着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更易受到房市调整的冲击,进而促使其进一步增加债务,但政府正采取措施保护住房价格,截至目前房价回撤幅度较为温和。
尽管目前看债务越来越高,但判断2023年依然会加大杠杆,特别是政府主导下的加杠杆投资,不论是基建投资还是产业投资。
债务是否安全的核心是信用,只要国家的信用在持续走高,也必须持续走高,债务这个游戏就可以不断的玩下去。
打个比方,你是银行,你去年借给一个公司1亿,然后去年这个公司在市场上的地盘不断的扩大了,这种局面下,你完全还敢再借给这个公司1亿,只要他在增长,你就敢一直借下去。
这一点,不用过分担心债务问题,关键还是我国是否能在科技、外贸、外交、军事等等方面的国家战略取得一个又一个的成果。
点击收藏本站,随时了解时事热点、娱乐咨询、游戏攻略等更多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