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曾被称为“人工智能元年”。这一年的春天,一场AlphaGo与世界顶级围棋选手李世石的世纪对战,让“人工智能”这一概念几乎一夜之间火遍全球。像科幻小说或电影描述得那样,吃瓜群众们第一次意识到被“天网”支配的恐惧已经距离自己如此之近;各大科技论坛之上,人们谈论的话题也变成了是“奇点已来”和机器人三定律。
就在近日本站获悉,微软联合创始人比尔盖茨近日被问到对投资AI有哪些建议,他告诫投资者要谨慎,称现在就像1999至2001年的互联网泡沫期,死胡同数量将“相当可观”。本站认为,比尔盖茨可太有资格对这个话题进行评论,不仅仅是因为他资深IT互联网的背景,而是各个经济、金融相关的课本都喜欢用微软来举例边际成本。
曾经的大学课堂,老师试图向学生们解释什么情况下边际成本(边际成本指的是每一单位新增生产的产品带来的总成本的增量)最低的时候,都喜欢用微软的操作系统举例:微软研发的Windows操作系统,原始版是软件工程师们共同完成的优秀产品,但是这份原始版的复制品卖出1份、100份、10000份,通过密钥等方式激活的成本增量并不明显,甚至可以说是研发一套、复制无数,边际成本非常低。边际成本低意味着什么呢?在商业中意味着你很容易杀死你的竞争对手、你很容易做到赢家通吃........
那么回到AI,直接套用微软的操作系统是不太合理的,因为AI服务还牵扯到算力硬件的成本,算力越高成本越高。但是用微软举例是因为,AI的核心竞争是算法本身,是一种可复制部署的程序,硬件重要但不是最重要的,这也意味着AI之间的竞争很有可能最后演变为,最好的那款AI产品获得最多的用户甚至大部分用户,这个赢家最终以算力硬件横向扩展,得到了最高且不断提升市场份额的优势。
AI行业面临投资门槛、技术门槛、数据门槛等特殊属性,不是随便什么企业就能玩得起的,注定是有钱、有技术还得有数据资源的大平台才能有机会从中脱颖而出。况且数据资源的地位等同于化石能源,那是战略性资源,没有国资背景或者与国企合作就别想掺和进去。而现在市场上那些稍微翻看下年报、招股说明书就能整的明明白白,绝大多数都是蹭热度、炒概念以及割韭菜的。比尔盖茨说的没有错,甚至有些都不是死胡同,死胡同还得进去转悠半天才能发现。现在市面上炒作的都是见光死,只要揭开门帘就知道这些公司憋不出什么花儿。AI泡沫迟早得破,就看谁是最后一波接盘侠了。
从中长线看,需要一个大大的泡沫来助推人工智能的发展,就如当年的房地产,互联网,新能源……那时也是质疑扒灰特声音最大的时候,就如同此时。当然,泡泡还会继续吹一阵子。厉害的决定参与的,一定要知道见好就收。快速爆炒一阵子后,留下一地鸡毛是大概率事件。人性总是那么健忘,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没有现实和预期的业绩支撑,故事永远成为不了价值所依托的锚。
没有经历过2000年互联网科技泡沫的股民,也没有办法理解当下AI的疯狂。很多被套了两年的股民和基民,对于AI的高度不敢遐想。更多的还是用熊市反弹的思维,看待当下的市场。投资。不能总用旧的眼光看待当下的市场,应该用未来的高度看待当下的机会。当大家觉得没什么机会的时候,往往就是机会。当大家觉得都是机会的时候,往往风险将至。
点击收藏本站,随时了解时事热点、娱乐咨询、游戏攻略等更多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