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地狱实验室坐标
《绿色地狱》这款游戏中的地图是固定的,地图上的各资源点的具体坐标位置。1、坐标(44,17):废弃的汽车,有一定的补给,和重要道具水壶。2、坐标(50,27):废弃的大房子,有补给,重要道具,锅,勺子,生锈的砍刀,以及两张汲水器图纸。3、坐标(40,18):电梯,无补给,但周围生长着不少黄花。4、坐标(51,19):渡口,有一定的补给,重要道具,鱼陷进,过滤水图纸。5、坐标(53,16):山洞,四通八达,重要道具,黑曜石。6、坐标(45,31):瀑布,读取界面的风景区。
为什么上了高速才知道德系比日系车好
感谢邀请!关于德系车和日系车的争论一直都是存在的,焦点无非就是日系车皮薄馅大质量不好,安全系数不高,一撞击就碎,德系车烧机油,经常维修等等,那真的是这样吗?首先说上了高速能证明德系车比较好,是因为德系车的底盘调校比较好,一辆汽车在高速的时候开着稳不稳,并不单单只是车重量比较大就开着比较稳,最主要的还是风阻系数的设计,以及整体的底盘悬架的调校。日系车的调校偏向于舒适性,悬架调校的一般是比较软,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时候,如果是偶尔的进行左右调动方向盘,就会感觉左右摇摆,这是非常明显的区别,而且日系车的刹车调的比较软,也就是刹车虽然能刹得住,但是给人的感觉就是不太靠谱的感觉,比如说凯美瑞、汉兰达都是这样的感觉。但是上面只是个人的感觉,其实真正的从车的重量来说,日系车不一定比同级别的德系车要轻,反而要重。日系车的漆面以及覆盖件钣金件比较薄,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并不代表它的安全性就不好。同样德国制造在数十年来一直都是精细和高品质的代名词,德国的汽车工业还有其他的工业产品都是非常的厉害,我们都知道在1886年德国人就制造了历史上第一辆汽车,德系车也以他的严谨的态度技术赢得了很高的赞赏。在国内大众汽车可以说是销量非常好,主要是得益于他原来良好的口碑,大众的汽车很容易坏吗?还真不是这样,大众的汽车给人一种感觉特别容易坏,主要的是因为它的双离合的变速箱和第2代的EA888的发动机烧机油的情况给大家的一种错觉而已,其实德系车在市场上并不是说质量特别的垃圾,德国人更在意的是驾驶的体验,而且是特别在乎人车之间的交流,让驾驶更有兴趣,而日本人制造汽车的时候,更多的在用户友好性方面做了努力,也就是日系车不光好开,而且容易维修。关于德系车和日系车的竞争,大家不要再讨论了,德系车和日系车在二手车的市场都是非常热销的车型竟然热销那么多,说明他的新车无论是从质量还是从销量都是经得住市场考验都是非常不错的,汽车,没有必要非得争一个高低,各有各的优点和缺点。
在二战中,日本也曾攻打印度,为何只打了一仗就选择撤军
1944年,日本陆军8.5万人进攻印度英帕尔地区,最后只有1.2万人活着回来,从此日军再也不敢打印度了,这场战役就是英帕尔战役。日本为什么发起英帕尔战役1944年的时候,二战已经接近尾声,此时德国面临盟军和苏联东西夹击,战场形势越发艰难,迫切需要日本在东南亚一代牵制盟军,好为自己减轻压力。日本在1941年发动太平洋战争,初期盟军猝不及防,日军进展顺利,迅速占领了整个东南亚地区,然而到了1944年,日军的日子也不好过。在,英勇的奋起反抗,日军此时占不到一点便宜,战事处于胶着状态。在太平洋,美军在珍珠港失利后反应过来,日军节节败退。面对严峻形势,日军迫切需要打开局面,而英帕尔就成为他们瞄准的目标。英帕尔位于印度交界地带,四周被群山环绕,本地有狭窄的小块平原,从地形上看,并不是一个容易防守的地方。原本是英国殖民地,日本占领东南亚的时候,英军一触即溃,1942年,日军占领,英军退回印度。为了谋划日后,英国人把印缅边境地区的英帕尔打造成了一个军事基地,不仅驻扎重兵,而且修建了机场等基础设施,还囤积了大量武器和后勤物资。当时日本海军遭遇重挫,沿海时刻面临着盟军海军登陆的危险,缅北又受到盟军和远征军的接连打击,日军希望通过英帕尔战役来扭转的不利形势。占领英帕尔,一方面可以打乱盟军部署,化被动为主动,二来可以扶持以钱德拉鲍斯为首的印度傀儡,为将来进一步进攻印度做好准备,第三还可以缓解欧洲纳粹德国的压力。英帕尔战役过程日军方面负责指挥这次战役的是第15军司令牟田口廉也中将,这个人是一个从上到下从里到外浑身散发出军国主义恶臭的好战分子。当年在七七的时候,就是此人下令开的枪。牟田口廉也在之前刚刚升任15军司令官,他迫切渴望通过这次战役展现出自己的能力,好进一步晋升为大将,因此他决定不惜一切代价取得胜利。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然而在英帕尔战役准备工作中,日军却遇到了非常严峻的后勤保障问题,这也为日军后来的惨败埋下了伏笔。牟田口廉也向南方军司令部申请了150个运输中队,当时日军资源紧张,他最后实际上只得到了26个,申请60个辎重兵中队,最后只得到14个。由于物资严重匮乏,很多人都认为这场仗不能打,但是牟田口廉也一意孤行,狂妄自大,觉得自己即便后勤不行,打印度英军也绰绰有余。他之所以这么有信心,和日军在东南亚一代的进展过于顺利有关,毕竟此前在东南亚遭遇的英军简直就是不堪一击,尤其在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英军几乎就是原地投降把殖民地拱手相让。所以他没把英军看在眼里,既然司令部没办法满足后勤上的需要,那就自己想办法,日军开始在大肆搜刮牛马羊大象等一切能托运物资的牲畜。成吉思汗是牟田口廉也的人生偶像,他把自己的这套作战方法叫做成吉思汗战法,具体就是用牲畜托运物资,口粮携带很少,到战场以后牲畜也被作为口粮宰杀,以此达到轻装上阵的目的。这一战法的精髓是速战速决,在战斗过程中,通过缴获敌人的物资来为自己补充供给,以此弥补后勤不足的弊端。但是一旦战争无法快速结束,进入消耗战,那就很难坚持下去了。牟田口廉也没把英军放在眼里,他觉得这场战役肯定能迅速取得胜利,因此他为英帕尔战役准备的口粮只有三个星期,剩下的就等缴获敌人战利品的时候再进行补充。1944年3月8日,牟田口廉也率领8.5万名日军,以及大批牲畜,包括牛羊马大象,甚至还有猴子,打着解放印度的旗号浩浩荡荡向英帕尔进发。站在印缅边境钦敦江边,牟田口廉也显得不可一世,他狂妄的叫嚣道:“日本陆军现已达到天下无敌的地步,太阳旗将宣告我们在印度胜利的日子肯定为期不远了。”此时的他绝对想不到,仅仅几个月后,同样是在钦敦江边,他将见到日本陆军史上最狼狈最凄惨的一次溃败。和日军后勤补给捉襟见肘相比,英军可谓财大气粗,不光有400架各型飞机,完全掌握制空权,而且还从美国那里借来45架运输机,持续不断把兵员和补给物资空运到英帕尔。英军先后集结了12万人,部署在英帕尔附近,依靠强大的后勤物资供应,以逸待劳,严防死守,准备迎击日军。日军兵分三路,对英帕尔形成南北夹击之势,初期战局顺利,相继占领了一些据点,英军收缩防线,然而随着战局持续,日军发现形势似乎没有自己原来想象的那么乐观。首先英军抵抗非常顽强,战斗力比东南亚的那些不堪一击的英军要强上很多,这一点出乎日军预料,原来英帕尔的英军有很多在欧洲北非战场历练过,战斗经验十分丰富。其次预想的速战速决好像没有那么容易,后勤不足的问题开始显现,尤其是口粮一天比一天少,饿肚子成了常态,好不容易在科希马附近占领了一座粮仓,结果英军飞机过来一顿狂轰滥炸,什么都没了。后勤供给不足,严重削弱了日军战斗力,与之相反,英军物资供应充分,运输机把各种物资源源不断的运往英帕尔,英军不光武器充足,而且吃得饱穿的暖,还能时不时的能喝上几杯小酒,那日子真是让日军给羡慕惨了。两军很快进入了僵持阶段,英军依靠优势空中力量和强大的地面炮兵坦克部队,对日军展开猛烈轰击,日军久攻不下,后勤不足的问题越发严重,逐渐显露出颓败的迹象。到5月下旬的时候,当初日军带来的上万只牲畜牛马已经被吃光了,日军彻底陷入了断粮的境地。眼看败局已定,的牟田口廉也仍不死心,他带领人马,发挥武士道精神,在丛林中疯狂拼杀,竟然突破了英军防线,一路冲到了英帕尔郊外。然而面对兵强马壮固若金汤的英帕尔,饥肠辘辘筋疲力尽的日军已经没有力气继续战斗下去了,强行进攻只能白白送死,无奈只好又退了回去。雪上加霜的是,此时雨季到来,不仅道路泥泞行动不便,疟疾等疾病也开始爆发,饥饿营养不良使日军士兵身体本来就很衰弱,此时更容易感染疾病,大批士兵因病倒下。日军彻底陷入绝境之中,军心涣散毫无斗志,甚至有部分士兵开始自行撤退。牟田口廉也见大势已去无力回天,在7月2日接到南方军司令部停止作战的命令后,率领残部仓惶逃窜。英帕尔战役结局英军一路追击,路上见到了一幕幕骇人的景象,道路两旁到处散落着日军士兵的尸体,散发出一阵阵恶臭,奄奄一息处在死亡边缘的日军士兵嘴里塞的满是青草。武器装备什么都不要了,随意丢弃在地上,当地土著居民把抓获的日军俘虏送来的时候,这些俘虏一个个饿的皮包骨头,连路都走不动,更别提扛枪了。日军一路溃败,死的死,伤的伤,来的时候8.5万人,最后只有1.2万人活着回到。英帕尔战役是日本陆军在二战中遭遇到的最惨重的一次失败,从此以后,日军再也没有能力在东南亚发动大规模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