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某媒体网发表文章,称“孔乙己之所以陷入生活的困境,不是因为读过书,而是放不下读书人的架子,不愿意靠劳动改变自身的处境。”该评论引发热议。
那么鲁迅先生对孔乙己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是因为孔乙己“放不下读书人的架子”么?他是批判孔乙己的“懒”和傲么?
孔乙己固然有架子,他是“穿长衫而站着喝酒的唯一一人”,他看自己读书人的身份,但孔乙己的窘迫处境绝不是因为他有架子。
曾经的小镇做题家,今年摇身一变成了媒体口中“脱不下长衫”的孔乙己。
我们从小到大的教育一直是:好好读书,读书才有前途。而到今天,我读书读到985了,甚至研究生毕业了,依然难获一份较好的工作,这真的是我不够努力吗?
凌晨一点的班不是没加过,导师领导的赞扬也没少得过,但是很多人微薄的工资却是不可忽视的现实。大学生就业难,于是考研、考公热盛行。
根据小样本调研发现,很多人考研的第一初衷压根就不是科研,而是本科找不好工作,读个研拿张文凭,增值一下自己的竞争力。
长衫在身,但却求职无门,既和大学扩招,学历贬值有关,也包含了其他一些客观因素。
在当前环境下,大家都拼命地卷,你卷慢了,甚至一些普通工作都难觅。
以前的人们常说:知识改变命运,可现实是即使很努力地去学习,可能也难以实现想要达成的目标。
别说是阶级跨越了,维持现状就已经拼尽了全力。
之前网络上有个很火的话题叫做,“人家几代人的努力,凭什么输给你十几年的寒窗苦读?”
你觉得当代大学生是没有江西周吉力努力,还是不够勤奋配不上那一辆保时捷。很多人穷极一生都难以达成的高度,在一些人眼里,可能随手就能获得。
一些人的出生点,怕是大部分人永远无法企及的终点。青年人群体需要尽快发明一套新的表达体系,要不然就会被某些媒体避重就轻或者污名化。
比如青年人说因为国家产业升级受阻,大学扩招等原因,导致读书出来找不到对应的岗位,就像孔乙己脱不掉的长衫。
这帮货转头就说孔乙己的生活困境都是由于他自己脱不掉长衫,没办法参与劳动创造价值。
你说社会内卷,剥削严重还不如躺平,他转头就说躺平是对家人对自己不负责任之类。
我觉得年轻人应该学习当年的语言,积极向上,继续斗争,砸碎旧世界,建立新世界。他们总不会说这是错误的吧。
鲁迅笔下孔乙己的悲剧,是某媒体网所说的不愿意劳动,放不下读书人的架子吗?而是因为科举制的僵化,让读书人只有无用之才,也无才可用啊!
同样的,一个大学生找不到工作,也许是他不努力,但大学生就业难成了普遍现象,还能归咎于大学生不够勤劳,放不下面子,没有脱下孔乙己的长衫吗?
我很纳闷,小学6年,中学6年,大学4年,读了16年的书,毕业之后却只能去做中学生就能干的体力活,那何必浪费那么多的教育资源,义务教育后直接出来干体力活不就得了?
该媒体网其实挺会说的,上来给年轻人戴了顶高帽,说什么现在的大学生和以往不同,愿意脱下孔乙己的长衫了,可是,新社会的大学生为什么要脱下旧社会的长衫?这岂不是在暗示……
点击收藏本站,随时了解时事热点、娱乐咨询、游戏攻略等更多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