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攻略 > 游戏攻略

无主之地3洪水杀无赦(为什么项羽被司马迁写入本纪)

时间:2023-07-05 13:32:07人气:814 作者:未知

为什么项羽被司马迁写入本纪

司马迁续写的《史记》,从中看出他本人的思想体会,可以说与现代人相比,超越了二千多年的时空。他每次记述某人的本纪,到最后再发表自己的感慨,使人品味深远。探究其人,确不简单,秉着实事求是的态度,摸索着未知的领域。他一生在寻找先人的足迹,他在记叙大禹的本纪时,游历于大禹所有到过的地方,在大禹住过的石洞,仔细地寻找他遗留下来的痕迹,并记录下来,可见他真实的态度。他的前辈修史二千年,他为了求证,历尽坎坷,找出差异,还原了事物的本来面目。最后记录汉高祖刘邦本纪时,由于写得真实被汉武帝处以宫刑,变为东汉后才流行的。

但是司马氏后裔依然出了很多族姓的史官,著名的有《资治通鉴》的作者司马光,司马迁的父亲太史令曾说过,我司马氏家族,每500年就会诞生一个著名的史官,后世验证确实如此。灭秦的楚霸王项羽,楚国名将之后,贵族后裔,可说功高盖世,作为司马迁的秉性出发,不可能不记录,为了真实还原,他不惜得罪汉武帝,最后落得如此下场!这种精神实在令后人永远敬仰!实际上项羽与刘邦已结为异姓兄弟,不写项羽,刘邦的形象如何树立呢?有了历史的参照,刘邦如何战胜项羽不就显得更加伟大了吗?汉武帝不就感到更加荣耀了吗?司马迁在写项羽本纪时,对于有些事避重就轻而已,他既要传承先辈的历史重任,又要遵守现实的忌讳,写出的项羽本纪,无非是夸大了汉高祖刘邦的英雄形象,司马迁怎么不会去写项羽的本纪呢?汉武帝难道会毁灭对自己高度颂扬的史册呢?很晚了,谢谢邀请!

都说胜王败冦,作为失败者的楚霸王项羽,为什么还有人怀念呢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项羽是秦末农民战争中脱颖而出的英雄,虽然最终失败了,却赋予了后人很多值得崇拜值得同情的事迹。项羽很武勇。一直流传着王不过霸,将不过李。这霸就是楚霸王项羽,传说他力能扛鼎,万马军中斩将搴旗,如入无人之境。项羽至死不认为自己之所以失天下,是自己刚愎自用的结果,他始终认为是“天亡我也!”民间一曲“力拔山兮气盖世”,让人听了不禁血脉喷张,崇拜之至。自古人们都有崇拜武勇的情结,天下武勇无二的西楚霸王项羽,自然成了众人羡慕崇拜的偶像。项羽有历史功勋。秦末农民大起义之所以最后能取得胜利,暴秦,有很大功劳取决于项羽。正是项羽在巨鹿一战中破釜沉舟以少胜多全歼了秦军主力,秦王朝从此再无力对抗汹涌的起义军,可以说秦朝的灭亡,项羽居功至伟。人们肯定他灭秦的作用,自然也怀念他的功业。项羽是个悲剧英雄。项羽的悲剧有他自身的原因,只信服武勇,以武力经营天下,却不知以仁德服人,终落得四面楚歌众叛亲离,不得已以自刎乌江作结。有人说要让人们记住他们非常崇拜喜爱的某人某事,莫如让其人其事以悲剧的形式给予毁灭,那样更能勾起人们的同情和纪念。生时项羽也是非常残暴刚愎自用的,曾屠了几次城,只相信自己的武力征服,被刘邦所利用,刘邦以此收合民心大众,孤立了项羽,最终垓下一战,让项羽演了一出霸王别姬,就悲情收场。随着时间的流失,人们逐渐淡忘了项羽的不好,在血雨腥风的时局变动中,人们总渴望能出现一位像项羽那样的大英雄,除暴安良,驱逐戎狄,还人间一个清平,给以保障。正因为以上原因吧,项羽虽败,却也成了一些人怀念歌咏的对象。

有谁知道历史上真实的多尔衮是怎样的

从孤儿弱主到和硕睿亲王多尔衮是努尔哈赤第十四子,明万历四十年(1612)十月二十五日降生在赫图阿拉,生母阿巴亥,姓乌拉纳喇氏。这时,努尔哈赤已不再是地位低微的小部落头领,而是统一了女真各部的“聪睿恭敬汗”,并且正在进一步发展统一事业,为建立清朝奠定基础。当多尔衮诞生未满百日,努尔哈赤就率大军进攻乌拉,最终灭亡了其妻阿巴亥的母国,多尔衮母子面临着被打入冷宫的危险。但是,由于努尔哈赤优待降顺者的政策,以及阿巴亥富于心计,善为,使他们母子安然度过难关,随着时间的流逝,多尔衮也步入了台吉的行列。公元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国,年号天命,两年后以“七大恨”告天,发动了对明朝的进攻,揭开了明清战争的序幕。在对明战争节节胜利中,后金内部的矛盾斗争也不断发生。天命五年(1620)九月,努尔哈赤宣布废黜大贝勒代善的太子名位,而“立阿敏台吉、莽古尔泰台吉、皇太极、德格类、岳讬、济尔哈朗、阿济格阿哥、多铎、多尔衮为和硕额真”,共议国政①。也就是说,从此时起,多尔衮以八龄幼童跻身于参预国政的和硕额真行列。这样一个改变后金政治格局的重大行动,是从当年三月努尔哈赤体弃滚代皇后富察氏开始的。当时虽然给大福晋富察氏头上加了四条罪状,但是都缺乏足够的根据,例如四大罪之一,便是代善与富察氏关系暧昧②,实际上,是有人对他们进行陷害。富察氏被休弃之后,取代她作为大福晋的正是多尔衮之母阿巴亥。这样,努尔哈赤爱屋及乌,多尔衮及其兄弟阿济格、多铎地位上升便在情理之中了。此外,代善由于处处计较而失去乃父的欢心,又听信后妻的谗言而已子硕讬,这就为觊觎其地位的人们带来了反对他的口实,造成了前面所说的其“太子”地位的被黜。这样,在努尔哈赤共治国政的制度下,多尔衮兄弟便第一次成为均衡力量的鼎足之一。多尔衮此时还不是旗主贝勒,而仅与其弟多铎各领十五牛录,他毕竟还是一个未成年的孩子,政治地位不如阿济格,甚至不如多铎。在天命年间许多重大活动中,都不见多尔衮的踪影。天命元年(1616)正月初一的朝贺典礼中,可以亲自叩拜努尔哈赤的宗室显贵中,阿济格与多铎分列第六、第七位,而多尔衮则不允许参与其中③。尽管如此,除四大贝勒和乃兄乃弟之外,多尔衮是领有牛录最多的主子,超过了德格类、济尔哈朗、阿巴泰等人,在当时来说,也算是颇有实力的一位台吉了。但是,好景不长。努尔哈赤在天命十一年(1626)八月十一日去世,临终前曾召见爱妻乌拉氏阿巴亥,似乎要授以遗命。但众贝勒早就担心多尔衮三兄弟力量迅速壮大,便在拥戴皇太极继位为汗之后九个时辰,迫令阿巴亥自尽殉夫,声称是太祖的“遗命”。这时候,多尔衮三兄弟的处境最为艰难,他们既失去了政治依靠,又面临着兄弟们对其所领旗分的攘夺,谁知道今后又会有什么灾祸降临?皇太极继位之后,虽未向他们开刀,但也通过三份效忠的誓词把他们的地位贬低很多,特别是皇太极在后来一系列加强皇权的行动中,更是都处压制他们的两白旗势力。连代善、阿敏和莽古尔泰三大贝勒都处处受挤,多尔衮兄弟又怎能幸免。但是,皇太极知道,若要削弱最威胁皇权的三大贝勒的权力,自己的实力还不够,还必须拉拢和扶植一些跟他无甚利害的兄侄,其中就有多尔衮。天聪二年(1628)三月,皇太极废黜了恃勇傲物的阿济格之旗主,以多尔衮继任固山贝勒①。这时候,多尔衮刚满十五岁。少年多尔衮在夹缝中求生存 ,开始显示出他善于韬晦的过人聪明。他一方面紧跟皇太极,博取他的欢心和信任,而绝不显示自己的勃勃野心;另一方面则在战场上显示出超人的勇气和才智,不断建树新的战功。天聪二年(1628)二月,他初次随皇太极出征蒙古察哈尔多罗特部,立下战功,皇太极赐予“墨尔根岱青”的称号,赞他“既勇且智”①。半个月后,他就继任了固山贝勒。多尔衮少年得志,为他将来的进取开始奠定基础。天聪三年(1629),皇太极率军攻明,多尔衮在汉儿庄、遵化、北京广渠门诸役中奋勇当先,斩获甚众,一年半后,他又参加了大凌河之役,攻克坚城的功劳也有他一份。天聪八年(1634),皇太极再度攻明,多尔衮三兄弟入龙门口,在山西掳掠,结果“宣大地方,禾稼践伤无余,各处屋舍尽焚,取台堡、民更多⋯⋯俘获生畜无数”②。当然,使他名声大振的是征服朝鲜和攻击蒙古察哈尔部之役。朝鲜和察哈尔被皇太极视为明朝的左膀右臂,是后金攻明的后顾之忧。天聪六年皇太极虽大败察哈尔部,林丹汗走死青海大草滩,但其残部仍散布在长城内外,于是天聪九年(1635),皇太极便命多尔衮率军肃清残敌。结果他首遇林丹汗之妻囊囊太后及琐诺木台吉来降,又趁大雾包围林丹汗之子额哲所部,使人劝其归顺,双方盟誓而回。这一次出征,多尔衮不费一刀一枪,出色地完成了皇太极的使命。更具重大意义的是,多尔衮从苏泰太后(林丹汗之妻)那儿得到了遗失二百余年的元朝传国玉玺,其玺“交龙为纽,光气焕烂”,后金得之,使皇太极获得称帝根据及招揽人心的工具。果然,皇太极闻讯大喜,亲率王公大臣及众福晋等出沈阳迎接之师,对多尔衮等亦大加褒奖。皇太极亲征朝鲜,多尔衮也在行伍之中。他率军进攻朝鲜王子、王妃及众大臣所居之江华岛,一方面竭力劝降,一方面“戢其军兵,无得”。对投降的朝鲜国王“嫔宫以下,颇极礼待”①。这使朝鲜君臣放弃继续抵抗,减少了双方的。这两役之后,战局顿时改观,皇太极除去了后顾之忧,便可全力对付明朝。他在天聪十年(1636)改国号为清,年号崇德,南面称帝,与明朝已处在对等地位。多尔衮在这两大战役中所立的战功,也使他的地位继续上升。正月初一新年庆贺大典时,多尔衮首率诸贝勒向皇太极行礼,这与十二年前的情形相比,可谓天壤之别。当年四月皇太极称帝,论功行封,多尔衮被封为和硕睿亲王,已列六王之第三位,其时年仅二十四岁。在此之后,多尔衮几次率师攻明,均获辉煌战绩。崇德三年(1638)他被授予“奉命大将军”,统率大军破墙子岭而入,于巨鹿大败明军,明统帅卢象升战死。然后兵分两路,攻打山东、山西,多尔衮所部共取城三十六座,降六座,败敌十七阵,俘获人畜二十五万七千多,还活捉明朝一亲王、一郡王,杀五郡王等,给明朝以沉重打击。班师之后,多尔衮得到了马五匹、银二万两的赏赐②。崇德五年到六年,多尔衮又作为松锦决战的主将之一走上战场。起初,他由于违背皇太极的部署,私遣军士探家而遭到急于破城的皇太极的责罚③,但他仍以郡王的身份继续留在军中,一方面屡次上奏提出作战方略④,一方面率领四旗的护军在锦州到塔山的大路上截杀,并在攻破松山后率军围困锦州,迫使明守将祖大寿率部至多尔衮军前投降。松锦之战后,明朝关外只剩下宁远孤城,清军入关已是时间问题。多尔衮并不是一介武夫,这点连皇太极也看得很清楚,因此,在更定官制时,便把六部之首的吏部交给他统摄。根据他的举荐,皇太极将希福、� ��文程、鲍承先、刚林等文臣分别升迁,利用他们的才智治国①。根据他的建议,皇太极又对机构作了重大改革,确定了八衙官制②。此外,文臣武将的袭承升降、甚至管理各部的王公贵胄也要经他之手任命③。在统辖六部的过程中,多尔衮锻炼了自己的行政管理能力,为他后来的摄政准备了条件。更需注意的是,多尔衮一直秉承其兄皇太极意旨,对加强中央集权发挥了重大作用。崇德元年和二年,皇太极两度打击岳讬,意在压制其父代善正红旗的势力,多尔衮等人揣摸帝意,故意加重议罪④。崇德三年遣人捉拿叛逃之新满洲,代善略有不平,便被多尔衮抓住大做文章,上报皇太极,欲加罪罚⑤。这些举动,正合皇太极心意,他一方面对忠君的兄弟表示赞赏,另一方面又减轻被议者的处罚,以冀感恩于他。通过这一打一拉,来稳固自己的独尊地位。但是,皇太极并没有料到,多尔衮正利用皇帝的信任,逐渐削弱昔日曾打击他与母亲之人的势力,等待时机,觊觎权柄。二、立幼帝大战山海关不久,这个时机终于来到了。崇德八年(1643)八月九日亥时,皇太极“暴逝”于沈阳清宁宫。由于他的突然死去,未对身后之事作任何安排,所以王公大臣在哀痛背后,正迅速酝酿一场激烈的皇位争夺战。这时候,代善的两红旗势力已经遭到削弱,他本人年过花甲,早已不问朝政。其诸子中最有才干的岳讬和萨哈廉年轻时已过世,剩下硕讬也不为代善所喜,满达海初露头角,还没有什么发言权。第三代的阿达礼和旗主罗洛浑颇不甘为人后,但崇德年间却屡遭皇太极压抑。由此看来,两红旗老的老,小的小,已丧失竞争优势。但以代善的资历、两个红旗的实力,其态度所向却能左右事态的发展。皇太极生前集权的种种努力和满族社会日益的封建化,自然也使皇太极长子豪格参加到竞争中来。从利害关系而论,两黄旗大臣都希望由皇子继位,以继续保持两旗的优越地位。他们认为,豪格军功多,才能较高,天聪六年已晋升为和硕贝勒,崇德元年晋肃亲王,掌户部事,与几位叔辈平起平坐。皇太极在世时,为加强中央集权,大大削弱了各旗的势力,但同时又保持着一定实力,又把正蓝旗夺到自己手中,合三旗的实力远远强于其他旗。因此,这三旗的代表人物必然要拥戴豪格继位。另一个竞争者便是多尔衮。他的文武才能自不必说,身后两白旗和勇猛善战的两个兄弟则是坚强的后盾,而且,正红旗、正蓝旗和正黄旗中也有部分宗室暗中支持他,就更使他如虎添翼。还有一个人也不容忽视,他就是镶蓝旗主济尔哈朗。虽然他不大可能参与竞争,但他的向背却对其他各派系有重大影响,无论他倾向哪一方,都会使力量的天平发生倾斜。平心而论,皇太极遗留下的空位,只有三个人具备继承的资格:代善、豪格、多尔衮。但实际上竞争最激烈的是后两人。就这两人来说,豪格居长子地位,实力略强,这不仅因为他据有三旗,而且由于代善和济尔哈朗已经感到多尔衮的咄咄逼人,从而准备投豪格的票了。果然,皇太极死后不久,双方就开始积极活动,进而由幕后转为公开。两黄旗大臣图尔格、索尼、图赖、锡翰等议立豪格,密谋良久,并找到济尔哈朗,谋求他的支持①。而两白旗的阿济格和多铎也找到多尔衮,表示支持他即位,并告诉他不用害怕两黄旗大臣②。双方活动频繁,气氛日益紧张,首先提出立豪格的图尔格下令其亲兵弓上弦、刀出鞘,护住家门,以防万一③。是年八月十四日,诸王大臣在崇政殿,讨论皇位继承问题。这个问题是否能和平解决,直接关系到� ��旗的安危和清皇朝的未来。两黄旗大臣已经迫不及待,他们一方面派人剑拔弩张,包围了崇政殿;另一方面手扶剑柄,闯入大殿,率先倡言立皇子,但被多尔衮以不合规矩喝退。这时,阿济格和多铎接着出来劝多尔衮即位,但多尔衮观察形势,没有立即答应。多铎转而又提代善为候选人,代善则以“年老体衰”为由力辞,既提出多尔衮,又提出豪格,意见模棱两可。豪格见自己不能顺利被通过,便以退席相威胁。两黄旗大臣也纷纷离座,按剑向前,表示:“如若不立皇帝之子,我们宁可死,从先帝于地下!”代善见有火并之势,连忙退出,阿济格也随他而去。多尔衮见此情形,感到立自己为帝已不可能,迅速提出他的意见,主张立皇太极幼子福临为帝,他自己和济尔哈朗为左右辅政,待其年长后归政。这一建议,大出众人所料。立了皇子,两黄旗大臣的嘴就被堵上了,豪格心中不快,却又说不出口。多尔衮以退为进,自己让了一步,但作为辅政王,也是实际掌权者。济尔哈朗没想到自己也沾了光,当然不会反对。代善只求大局安稳,个人本无争位之念,对此方案也不表示异议。这样,这个妥协方案就为各方所接受了,但由此而形成的新的政治格局却对今后数年乃至数十年的政局起着巨大影响。①多尔衮之所以选中福临为帝,曾被某些骚人墨客扯到他与其母庄妃的“风流韵事”上。实际上,多尔衮之所以选中福临,一是由于他年甫六龄,易于控制,而排除了豪格,因而也排除了叶布舒、硕塞诸皇子;二是由于其母永福宫庄妃深得皇太极之宠,地位较高,选其子为帝更易为诸大臣所接受,甚至可以说是符合先帝的心愿。当然,麟趾宫贵妃的名号虽高于庄妃,但她的实际地位并不高,所以她才两岁的幼子博穆博果尔也不可能被选中。同时,辅政王的人选也代表了各方势力的均衡。既然黄、白二旗是主要竞争对手,福临即位便已代表了两黄和正蓝旗的利益,多尔衮出任辅政则是必然之事。但他一人上台恐怕也得不到对手的同意,所以便拉上济尔哈朗。在对方看来,这是抑制多尔衮的中间派,在多尔衮想来,此人又比较好对付。而对下层臣民而言,多尔衮和济尔哈朗是皇太极晚年最信任、最重用的人,许多政务都由他们二人带头处理,所以对他们出任摄政也并不感意外。就这样,多尔衮妥善地处理了十分棘手的皇位争夺问题,自己也向权力的顶峰迈进了一步。随后,统治集团处理了反对这种新格局的艾度礼、硕讬、阿达礼、豪格及其下属,稳固了新的统治。多尔衮的这一方案,在客观上避免了八旗内乱,保存了实力,维护了上层统治集团的基本一致。当然,他这一提案,是自己争夺皇位不易得逞之后才提出来的,是在两黄旗大臣“佩剑向前”的逼人形势下提出的中策或下策,而并非是他一开始就远瞩、具有极广阔的胸襟。就在八旗贵族因为内部矛盾争吵不休的时候,明朝后院起火。这年十一月,李自成农民军攻破潼关,占领了西安,然后分兵攻打汉中、榆林、甘肃,在年底以前已据有西北全境,以及河南中、西部和湖广的数十府县。另一支农民军在张献忠率领下,转战湘赣鄂数省,亦给明廷以重创。而在关外,多尔衮一待稳固,并于九月派济尔哈朗和阿济格等率军出征,攻克明朝关外据点中后所、前屯卫、中前所,割断宁远与山海关的联系。明朝内外交困,已经无力抵御。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李自成农民军和清军一南一北,都距明朝政治中心北京数百里之遥,究竟谁能逐鹿得手呢?公元1644年春,历史的天平开始向农民军倾斜。三月中,农� ��军便包围了北京城。多尔衮虽然试图与农民军协同作战,但并没有什么结果,直到明朝崇祯帝急诏宁远守将吴三桂回师勤王,才知道一块肥肉已落入他人之口。但是,历史的偶然性使吴三桂扮演了一个举足轻重的角色。他在山海关首先接受了李自成的招降,由唐通接管了山海关,然后率兵朝见李自成。但他走到玉田时,得知自己的私人利益遭到损害,便“翻然复走山海关”,击走唐通,背叛了李自成①。至此,历史的天平又开始向清方偏倒。这时候,清廷已经意识到实现努尔哈赤和皇太极遗志的时机到了。四月初四日,即吴三桂刚刚叛归山海关之时,内院大学士范文程上书多尔衮,认为“如秦失其鹿,楚汉逐之,是我非与明朝争,实与流寇争也”。主张立即出兵进取中原。他提出,“战必胜,攻必取,贼不如我;顺民心,招百姓,我不如贼”,因此要一改以往的屠戮抢掠政策,“严禁军卒,秋毫无犯”②。即不仅在战略上改变得城不守之策,要入主中原,在战术上也要招揽民心。多尔衮接受了范文程的建议,并在得到北京为农民军攻破的确报之后,“急聚兵马而行”,与农民军争夺天下!四月初十日,“吴三桂移檄至京,近京一路尽传”③。李自成此时方知事态的严重,于十三日亲率部队往山海关讨吴,但仍带有招降他的侥幸心理,行军速度亦颇迟缓,十九日前后才兵临关城之下。在此期间,吴三桂已派出使者向清军求援,使者于十五日便见到了多尔衮,向他递交了吴三桂的信函,表示如清兵支援,则“将裂土以酬”④。还不是投降的意思。多尔衮知道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但他非常谨慎,一方面召集大臣谋士们商议,一方面派人回沈阳调兵,再一方面故意延缓进军速度,逼迫吴三桂以降清的条件就范①。由于事态紧急,吴三桂只得答应多尔衮的要求,清清军尽快入关,因为二十一日清军还距关十里,而关内炮声隆隆,喊杀阵阵,农民军已经开始攻城了。多尔衮非常了解吴三桂的窘境,因此长时间地作壁上观,在李自成即将攻下东西罗城和北翼城,吴三桂几次派人又亲出重围向他求救的情况下,估计双方实力已大损,这才发兵进入山海关。在与农民军的决战中,他又使吴军首先上阵,在双方精疲力竭之际再令八旗军冲击,结果农民军战败,迅速退回北京。可以说,在山海关以西发生的这次著名战役前后,多尔衮充分利用了汉族内部的阶级矛盾,挟制了吴三桂,使他不得不充当清军入主中原的马前卒。山海关战役后,李自成慌忙退出北京,撤到山陕一带休整力量,以图再举。多尔衮则乘胜占领了北京,接受明朝遗老们的拥戴。从此,历史又翻开了新的一页。三、九洲干戈开国定制在不到一年里,多尔衮为清朝立下了两件大功:一是拥戴福临,巩固了新的统治秩序;二是山海关之战中运筹帷幄,击败了农民军,占领了北京城,开启了清皇朝入主中原的历史一页。特别是他占领北京之后,严禁抢掠,停止剃发,为明崇祯帝朱由检发丧,博得了汉族士绅的好感,然后迎请顺治小皇帝赴京登基,很快稳定了占领区内的形势。这些功绩,在顺治元年开国大典上均得到表彰,不仅给他树碑立传,还赐他大量金银牲畜和衣物,并封他为叔父摄政王,确立了他不同于其他任何王公贵族的显赫地位。李自成退入山陕之后,原明朝降官降将纷纷,但他在顺治元年(1644)六月仍积极准备,坐镇平阳(今山西临汾),分兵三路北伐①。另一支农民军在张献忠率领下已建大西国于成都,统一了全川,而多尔衮对此尚不了解②。其他小规模的农民军则更� ��活动频繁,使近畿地区常常飞章告急。除此之外,残明势力已于五月中拥戴福王朱由崧为帝,定都于南京,改年号为弘光。虽然其君昏臣暗,但毕竟尚拥有南部的半壁富庶江山,兵多粮足,构成清朝统一的障碍。在这种情况下,多尔衮的战略是:对农民军的主要力量坚决消灭,其中对地方小股起义、“土贼”则剿抚并用;而对南明则是“先礼后兵”。在此方针领导下,多尔衮先后派叶臣、石廷柱、巴哈纳、马国柱、吴惟华等进攻山西,十月攻陷太原,进而包围陕西。同时,多尔衮派出大量降清的明官对南明君臣招抚,并写信给南明阁臣史可法,提出“削号归藩,永绥福禄”③。在南明派出左懋第使团来北京谈判过程中,他将其软禁起来,并不给予明确的答复。此时,清军已于九月占领山东,十月进据苏北,与史可法的沿河相峙。在这种形势下,多尔衮认为全面进攻农民军和南明的时机已经成熟,便于十月先后命阿济格和多铎率军出征,向农民军和南明福王发起了战略总攻。①就当时双方力量对比而言,多尔衮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实力。由于他双管齐下,本来不多的兵力却分兵作战,兵分则势弱,容易被分别吃掉;况且此举很容易引起汉民族的同仇敌忾,使他们暂释前嫌,有可能携手作战。就在这年十月,大顺农民军二万余人进攻河南怀庆,获得大胜。败报传来,给多尔衮猛然敲了警钟。他立即令多铎暂停南下,由山东入河南,与北面的阿济格军对陕西形成前后夹击之势。历史的偶然性再一次救了多尔衮,使他得以在战略上改变两个拳头打人的方针,而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②。很快,多铎于十二月底破潼关,李自成放弃西安转移。多尔衮下令由阿济格追击农民军余部,而多铎则继续南下。至顺治二年(1645)二月,农民军连战失利,五月,李自成牺牲于湖北通山之九宫山。这时多铎军已克扬州,史可法殉难。接着,清军渡长江,南京不战而克,朱由崧被俘,弘光灭亡。这一连串的胜利不禁使多尔衮喜出望外,他以为天下就此平定,江山已归一统。五月底,他已对大学士们表示要重行剃发之制,六月初,正式向全国发布剃发令③。这好像是一根导火索,一下点燃了各地的抗清烽火。本来清军南下就打破了南明官绅“联清抗闯”的迷梦,鲁王、唐王已纷纷建立起来,这一下则更激化了,使各阶级各阶层的汉族纷纷起来抗争,其愤怒的情绪,如火山爆发,正如一首诗写道:“满洲衣帽满洲头,满面威风满面羞。满眼干戈满眼泪,满腔忠愤满腔愁。”①鲁王朱以海曾在十月给清军以重创,被时人评论为“真三十年来未有之事”②。唐王朱聿键也颇想有所作为,在仙霞岭一线设防备战③,但终因这两个的腐朽,内讧不断,而被清军各个击破。抗清力量的主体是李自成、张献忠农民军的余部和自发起义的广大。大顺农民军余部李过、高一功、郝摇旗等与南明何腾蛟、堵胤锡部联合抗清,在湖南等地连获大捷。张献忠牺牲后,大西农民军在李定国等人率领下,与永历联合,也接连掀起抗清。其他如山东揄园军、山西吕梁山义军等亦在北方暴动,搞得多尔衮防不胜防。根据《清世祖实录》的不完全统计,从顺治二年七月起到五年七月止的三年中,关于反清斗争及清兵攻击农民军的记录就达一百二十条左右,而官书未载的小规模斗争更是不计其数。此外,还有明降将金声桓、李成栋、姜镶等人各怀着不同的目的在江西、广东和山西宣告反清,也使多尔衮一时手忙脚乱。虽然� ��地起义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先后为清军下去,但直到多尔衮离开人世,他也没能看到一个他所希望的“太平”天下。尽管多尔衮在战争中充分显示了他的军事才能,但由于他制定的某些政策失当,而引起连年战乱,并招致政治、经济等一系列社会恶果。在进行统一战争的同时,多尔衮也开动了整个国家机器,力图使其正常运转。在政治体制上,他无法完全采用在关外时期的一套来治理如今这样庞大的国家,而是接受了明皇朝的现成制度,并且任用所有明朝的叛将降臣,因而十分得心应手。在中央机构中,仍以六部为最重要的国家权力机关,尚书皆由满人担任,但王贝勒亲理部事的制度却在入关前夕废除掉了①。到顺治五年,多尔衮于六部实行满汉分任制度,命陈名夏、谢启光等六汉人侍郎任汉尚书,但其地位要低于满尚书,金之俊对此曾表示不胜感慨,更不胜恐惧②。多尔衮力图表现得比较开明,因此除原有的都察院之外,六科十三道也保留了下来,并一再鼓励官员犯颜直谏。总的来说,中央机构中虽承明制,但也保留了某些满族特有的制度。除满官权重这一点外,还引进了议政王大臣会议、理藩院等机构,其内院的权力比起明代的内阁要小得多,并对原明臣试图增大内院权力的努力加以压抑③。地方机构不同一些,由于新朝急需用人,所以普遍任用了降清的汉官。如多铎克南京后,把南下途中招降的明将吏三百七十二人分别任命各级职务。洪承畴总督江南军务后,也一次推荐旧官一百四十九名,这些都得到多尔衮的批准。多尔衮把明朝遗留下来的国家机器全盘继承下来,乃是为适应清朝以少数民族入主中原而施行的明智之举,但急于补缺,宽于任人,难免把明皇朝的弊习带到新皇朝来。对于吏治,可以说多尔衮是加意整饬的。明代胥吏之弊遗留入清,他曾批示:“衙役害民,从来积弊。⋯⋯如果有巨奸,即加重治,严禁重蹈明朝故辙。”④如,发现吏部中有四名小吏,为害甚多,他批示道:“三法司严审追拟,毋得徇纵。”府、州、县守一级,贪劣者亦不乏其人。如牛金星之子牛铨,降清后任黄州知府,他在任上贪污,被人举劾。多尔衮批道:“牛铨著革了职,并本内有名人员,该督抚按提问具奏,该部知道。”①最贪酷的大员当属福建巡按周世科,其为非作歹,令人发指。被人参劾之后,多尔衮批示革职,并令督抚按审问定罪,最后将其就地斩首②。此外,他还十分重视传统的京察大计,对各级官员严格考核。顺治七年正月,大计全国官员,对谢允复等八百一十六名官员分别加以革职、降调、致仕③。除整顿旧官之外,多尔衮还注意选用新人。他自称:“别的聪明我不能,这知人一事,我也颇用功夫。”④所以自入北京伊始,便多次下诏各地征聘“山泽遗贤”。此外,在顺治元年十月的登极诏书中,还规定了重开科举的制度,并于顺治三年、四年、六年举行了三次会试,共取进士一千一百人。首科之中,出了四位大学士、八位尚书、十五位侍郎、三位督抚,还有都察院副都御史、通政司使、大理寺卿、内院学士等六位,如傅以渐、魏裔介、魏象枢、李霨、冯溥等均出自是科⑤。其他人也都充实到中央和地方的各级机构中,成为新朝统治的骨干力量。

为什么雍正其他儿子都是弘字辈,唯独年氏的儿子是福字辈

年妃也就是历史上雍正的敦肃皇贵妃,她也是雍正朝名将年羹尧的亲妹妹,父亲是康熙年间的湖广巡抚年遐龄,年妃也是雍正最喜爱的贵妃之一。

但是作为雍正最喜爱的皇贵妃,为什么年氏生的孩子都是福字辈?难道这其中有什么隐情吗?且看下面分析的解说,告诉你一个真实的雍正后宫。

年妃深得雍正喜爱,在后宫中地位仅次于雍正原配皇后乌拉那拉氏

历史上雍正是非常喜爱年妃的,不像现在很多人猜测的那样年妃是因为其兄年羹尧获罪于雍正,进而使雍正对年妃失去喜爱,甚至不喜欢她所生的儿子,而不让她的儿子按皇室的弘字辈起名。

关于年羹尧获罪于雍正,而让雍正失去了对其妹妹年妃的宠爱,这是完全不符合历史的说法,历史恰恰相反,还得说是因为年妃才保护了年羹尧,如果没有妹妹年妃深得雍正喜爱,年羹尧早就被雍正赐死了,年妃恰恰是年羹尧的保护伞。

年妃家族也就是年羹尧家族,最初隶属于汉军镶白旗,康熙四(1709年)老四胤禛被康熙封为雍亲王统领了镶白旗,年氏家族自此成为了胤禛的雍亲王府属下,到了康熙五十年(1711年)时,康熙为了巩固胤禛在镶白旗的地位,特意给他指婚娶了镶白旗汉族权贵年遐龄之女年氏为侧福晋。

康熙早在康熙三十年(1691年)时,先为年仅十三岁的胤禛娶了嫡福晋重臣费扬古之女年仅十岁的乌拉那拉氏。

在胤禛成年后,康熙再度给他娶了年氏为侧福晋,年氏虽然是侧福晋,但是胤禛对她非常喜爱,受宠度甚至在嫡福晋乌拉那拉氏之上。

要知道乾隆的生母孝圣宪皇后钮钴禄氏早在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就已经被许配给了胤禛,但是钮钴禄氏的父亲凌柱是没落的满洲贵族,身份地位并不高,只是一个四品的典仪官,所以由于家族地位低下,钮钴禄氏虽然是嫁给了胤禛,却只是雍亲王府的格格身份,就相当于侍妾。

即便钮钴禄氏在年氏嫁给胤禛的同年生下了儿子乾隆,也没有因此改变地位被提为侧福晋,而是康熙亲自为胤禛挑选了汉臣贵族之女年氏为侧福晋。

可见年妃从起步阶段身份地位就要比乾隆生母钮钴禄氏高很多,而且还是康熙亲自为她和胤禛赐婚。

胤禛继位为雍正后,年氏更是深得帝王喜爱,在雍正的后宫之中可以说是地位仅次于皇后的贵妃,而且历史上的年氏与影视剧中年妃嚣张跋扈不一样,历史上的年妃知书达理,温文尔雅。

而且历史上的年妃向来身体羸弱,弱不禁风,说话都是有气无力,所以历史上的年妃根本不像影视剧中那样嚣张跋扈,她的身体都不允许她这样。

因此来说,年妃在历史上是有些类似于林黛玉一样的文弱女子,这样的女子怎能不激起男人的保护,所以雍正对年妃是喜爱至极。

历史上的年羹尧之所以能够飞黄腾达,也和年妃有很大关系,年氏家族本来是汉军镶白旗的旗籍,按照满清八旗制度,镶白旗属于下五旗,而皇后和贵妃这种等级比较高的后妃必须出身上三旗。

雍正继位后,就想立刻封年妃为贵妃,清朝后宫之中皇后在世时一般不设皇贵妃,所以年妃的地位在雍正的后宫之中仅次于皇后,但是年氏按家族旗籍出身是不得封为贵妃这种等级较高的妃嫔,于是雍正亲自给年妃家族抬籍,雍正将年氏家族全部抬入了镶黄旗,这是纯正的上三旗,所以年妃才得以获封贵妃,年妃也是满清历史上第一位汉族女子在后宫中能当上贵妃的女人。

但是年妃身体很是虚弱,雍正继位不久,年妃就去世了。雍正之前一直对年妃的哥哥年羹尧十分不满,在雍正二年(1724年)时,年羹尧就已经被雍正罢官贬职,官职是一贬再贬。

但是雍正非常喜爱年妃,他怕将年羹尧罢官贬职的消息传到年妃耳中,怕年妃上火着急导致身体更加虚弱,所以雍正严禁紫禁城内任何人谈论年羹尧被罢官贬职的消息,有人敢议论的话,雍正就敢杀了他。

雍正本来在雍正二年将年羹尧罢官贬职时就可以赐死年羹尧,但是雍正看在年妃的面上始终没有动年羹尧,可以说年妃就是年羹尧的保护伞、续命符。

到了雍正三年(1725年),年妃身体日渐虚弱,雍正为了让她高兴,不顾皇后在世,就册封了年妃为皇贵妃,希望借此能让年妃的身体好转起来,可惜年妃最终还是因病去世,年妃死后,雍正彻底就跟二舅哥年羹尧翻脸了,赐死了年羹尧。

但是雍正并没有因为年羹尧往死了整年氏家族,他只诛杀了年羹尧的长子年富,看在年妃的面子上雍正让年氏家族继续保持贵族身份,年羹尧被赐死后,雍正提拔了他们兄妹的长兄,清代几何学家年希尧为内务府总管,也算是依旧对年氏家族比较信任。

雍正去世后,乾隆也遵照雍正生前对年妃喜爱,将年妃与雍正共同葬进了清泰陵之中。而按年羹尧获罪于雍正的情况来看,年妃作为年羹尧的妹妹,属于罪臣家属,本不应该葬进皇陵,但是雍正临终前一再叮嘱乾隆,年妃必须与自己合葬,这都可见雍正对年妃的喜爱。

既然雍正这么喜爱年妃,那为什么年妃生的孩子没有按弘字辈排呢?

年妃自康熙五十年嫁给雍正,从康熙五十年到雍正元年,这将近十二年的时间里,年妃包揽了雍正对女人的所有需求,基本雍正夜夜都是与年妃同床共寝。

自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年妃首次生育,为雍正生下了第四女,康熙五十九(1720年)生下七子福宜,康熙六十年生下八子福惠,雍正元年(1723年)生下九子福沛。

可以说这八年期间,年妃基本上包揽了雍正生育的所有子嗣,雍正其他正室和小妾在这期间都无所出,由此可见雍正对年妃是有多么喜爱。

但是年妃所生的三个儿子全是福字辈,而没有按照同辈兄弟乾隆弘历这样的弘字辈起名字,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答案很简单,因为这三个儿子包括年妃之前生的女儿全都夭折了,雍正出于对年妃喜爱即便这三个儿子夭折了之后,雍正也给他们赐了福气的名字列入宗谱。

年妃生的第一个儿子福宜年仅一岁就夭折了,年妃的第二个儿子福惠还算活的久一些,他在七岁才夭折,福惠是有弘字辈的名字为弘晟,年妃的第三个儿子福沛是年妃在康熙去世时所怀,由于康熙去世,年妃跟着参加葬礼,操劳过度早产所生,所以福沛是早产儿,一降生便即夭折。

别看这年妃这第一个和第三个孩子早早就夭折了,但是雍正对年妃还是喜爱,同时也为了安慰年妃,给她的这俩儿子都赐名福字辈,就是为了让年妃喜庆起来,觉得孩子有福气,并将这两个夭折的孩子列入了宗谱。

而年妃的第二个儿子福惠还是受到了雍正很多年的宠爱,福惠最初的名字叫作弘晟,由于年妃身体虚弱,母体不好,所以弘晟一降生也是身体十分虚弱,从小就弱不禁风。

因此雍正担心弘晟也像他那两个兄弟一样再夭折了,所以给他改了名字叫作福惠,就是希望这孩子能有福气,有好兆头,好好的活下去。

本来清宫规矩,后宫嫔妃生养的孩子不能由亲生母亲抚养,但是雍正为了年妃打破了这个规矩,他让年妃亲自抚养福惠,但是很可惜,福惠四岁的时候,年妃还是因为身体虚弱而去世。

年妃去世后,雍正干脆不让别的嫔妃抚养福惠,他亲自抚养福惠,就像康熙亲自抚养废太子胤礽那样。

雍正是历史上少有的勤俭自律的帝王,但是雍正的勤俭唯独到了福惠这就没了,他给了福惠很多赏赐,福惠的开销都要比皇位继承人哥哥弘历高得多,好吃好玩好喝的雍正都是第一时间赐给福惠。

由于福惠生于康熙六十年(1721年),又深得雍正宠爱,所以当时皇宫之中都称他为六十阿哥。

福惠自幼身体羸弱,勤俭的雍正经常不惜花千金向天下寻访名医名药为福惠调养身体,据朝鲜史书和欧洲传教士的笔记记载,雍正对福惠是异常的喜爱,走到哪都把他带到哪。

雍正为了给福惠调养身体,经常向朝鲜半岛索求高丽参,为此还减免了朝鲜半岛应该上缴大清的贡税。

为此朝鲜方面都一度认为雍正是想把皇位传给福惠,但是福惠是真没有福气,还是在周岁7岁虚岁8岁时夭折了,假设福惠没有夭折,按照雍正对他喜爱,真很有可能在后期修改遗诏,传位给福惠,这样的话也就没乾隆什么事了。

福惠生前所得到的雍正的赏赐,基本在皇室中是仅次于雍正最信任的两位弟弟老十三胤祥和老十七胤礼,都要比继承人哥哥乾隆得到雍正赏赐多得多。

而且福惠临死前,雍正还打破了康熙所定未成年皇子不得封王的规矩,封了福惠为亲王爵位,要知道继承人哥哥乾隆这时候还啥都不是呢,连爵位还都没有呢。福惠死后,雍正追谥他为怀亲王。

从这些都可见福惠和年妃多么受雍正的喜爱。而最搞笑的事,雍正还因为他们娘俩的去世,整死了当时他唯一在世的哥哥老三胤祉。

福惠去世后两年之后他的十三叔胤祥也英年早逝,胤祥去世后,雍正就将他唯一在世的哥哥胤祉收拾了起来,而给胤祉定的罪名也十分让人搞笑,居然是胤祉在年妃、福惠和胤祥去世时表现的不够哀伤,尤其是在处理年妃丧事上不积极,雍正爱子福惠去世时还有些幸灾乐祸,老十三去世时不够悲伤,以这个罪名将胤祉夺爵圈禁起来。

对于这些真的很想知道历史上的老三胤祉当时是什么心情,估计胤祉只能表示很特么无语,锅从天降,什么罪名都能扣身上,想整就整呗,还找那么借口干嘛。

兄弟媳妇去世,大伯哥需要披麻戴孝很悲伤吗?侄子去世做伯父的也要给他戴孝吗?唯一说得过去也就是老十三去世,作为哥哥的胤祉表现的不够悲伤,顶多算没良心,不讲兄弟情义,但是也不至于往死了整吧。

不过雍正还真是借着这些借口把老三胤祉圈禁在景山永安亭,胤祉被雍正圈禁两年之后就抑郁去世了。

写在最后

所以说年妃一生深得雍正喜爱,而她所生的儿子之所以没有按弘字辈排,则主要是因为都夭折了,雍正为了讨好兆头,给这些夭折的儿子都赐以了带福字的名字,可惜福字也没罩住福惠,这孩子还是最后夭折了。

雍正对年妃的喜爱与任何政治毫无关系,而且他也并没有因其兄年羹尧而讨厌年妃,可见雍正对年妃这才是真爱。而年妃也因为雍正的喜爱,成为了满清历史上地位最高的汉族贵妃之一。

小岛知风拙见

欢迎四海八方的朋友关注和点评!

人们常说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他真的是因为陈圆圆而降清的吗

谢谢邀请,打油一首:

【冲冠一怒】

外患内忧明末年,起狼烟

刚愎自用崇祯帝,有心无力挽回天

国破江山易新主,魂飞老槐愧祖先

城头变换大王令,灯火阑珊金銮殿

小人得志忘所以,土鳖沉醉皇家园

声色犬马迷乱眼,酒池肉林比登仙

不思进取自遗恨,鼠目寸光谁可怜

北鞑鹰视京畿地,枕戈待旦图中原

旧朝藩王骑墙望,归顺反叛事当前

酒色之徒难成事,最是无辜陈圆圆

十万精锐齐卸甲,冲冠一怒为红颜

引狼入室罪千古,数典忘祖作

【吴三桂像】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CopyRight © 2020-2025 www.zxian.cn All Right Reser 忠县软件园皖ICP备2023013640号-13 免责申明

声明: 本站所有手机app软件和文章来自互联网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