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人写的文章和诗词是怎么流传下来的,难道那时就有出版社吗
古代文人写的文章和诗词能够流传到如今,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如今我们所能看到的好的文章和好的诗词,只是很少的一部分,大部分都失传了,这不能不说是一件非常令人遗憾的事情。出版社是一个现代名词,在古代是没有出版机构的。大约是在唐代,才出现了《邸报》,有些类似现在的报纸。但它的内容有限,只限于抄发皇帝的谕旨,颁布政令和重要情况的通报。那么我们如今能够看到的古人写的文章和诗词是怎么流传下来的呢?①,来自官方的搜集整理。例如我们熟知的汉乐府,这是汉代成立的机构,就是专门搜集整理和加工来自民间的诗歌和音乐。例如乐府诗《长歌行》,其中有一句我们大家都很熟悉。“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作者是何人?我们不得而知,只能是标上佚名两个字了。②口头留传。古人许多优秀的文章和许多优秀的诗词,大部分都散落在民间,一代接着一代,以口头传播的,得以流传下来。但流传下来的一般都是精品,因为时间太过久远了,口头传播毕竟是最原始的传播,因此古人的许多优秀作品,会产生传播断档的现象,难逃遗失的厄运。③在亲友间的保存和流传。古代文人写出的文章和诗词,其目的绝不是自娱自乐。他也希望被别人看到,得到别人的赏识。怎么办?结社是一个最好的办法,这有些像现在的文学社团。中唐的元白诗派,就是一个社团性质的民间组织。其骨干成员就是元稹和白居易,所以才称为元白诗派。我们所知道的白居易和元稹之间的交流,几乎都是以诗的形式呈现的。一次元稹生病了,白居易很是着急,特意寄药给元稹,并以诗代信,其中的一句是“且图遥慰病中情。”。元稹收到药后,也回诗相告“唯有思君治不得。”。④,在乐坊和青楼间传播。古代的诗与歌是不分家的,诗是最好的歌词,谱上曲子就能够唱,所以才有诗歌这一称谓。好的诗,是深受乐坊欢迎的。古代的青楼女子,大都多才多艺。遇有好的诗词,她们便会争相传唱。唐代有一个叫关盼盼的青楼女子,歌喉和演唱技巧都非常高。相传她演唱《长恨歌》可以不用分段,一口气便能把全诗演唱下来。因此,人们都争相把自己的好作品送给她,通过她的演唱,便在社会上流传开来。⑤,为名胜建筑写文、题诗。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流传。例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崔灏的《黄鹤楼》、苏轼的《题西林壁》等等。这种最受文人墨客的喜爱。就连宋江这个半吊子文人,不也在浔阳楼的墙壁上还题了一首反诗吗?受古人的影响,现在有许多游客也喜欢在古迹上刻字,“某某某到此一游”成为最经典的留言。不过这是一种很不文明的行为,应该禁止。能够流传下来的古诗文,实属不易,是我们这个民族的文化瑰宝,理当倍加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