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姊”和“姐”有什么区别
“姐”是方言,在《说文》中解释道:“蜀,谓母曰姐,淮南谓之社”。《说文》是汉朝许慎所著,但是经过历代整理,中间是否保留多少原意,很难说了。目前所流行的《说文》是宋朝的,宋太宗校订的。段玉裁注解为:“方言也,其字当为蜀人所致”。
一般认为这个字是有转音而来,由于各地方言读音差异很大,逐渐演变出来的新字被叫做“转音”,有人认为“姐”的转音来自于“姊”,也就是。但是据王国维猜测,这个转音应该来自于“祖”,。在客家话里面还保留这种称呼“姐公”,“姐婆”,就是指的外公,外婆。(这个我也只是从书上看到的,不知道有没有客家人,来证明一下)。
在宋朝的称呼母亲为姐姐已经是很常见的了,在南宋《四朝见闻录》中曾提到:“上尝宪圣曰:极知汝相同劳苦,反与后进者齿,朕甚有愧。俟姐姐归,尔其选已。”这其中的姐姐就是指的太后,赵构从北方迎回了母亲。
而在宋朝的时候,小姐这个词也出现了。最早是指家中身份地下的婢女,后来指代。在宋朝的《夷监己制》中提到:“常为倡家营办生业,遂与散乐林小姐绸繆”。其中“小姐”就是指有才艺的。清朝赵翼在《陔馀丛考》中记载
今南方搢绅家女,多称小姐,在宋时闺阁女称小娘子,小姐乃贱者之称耳。
这特么我还能说什么呢?上千年了,兜兜转转又回来了,小姐又重新走上了正规。
姊这个词,出现的很早,而且意思变化也不大,多用作书面语。在《说文》中解释为:“姊,女兄也”。在《战国策》中写聂政提到:“非独政之能,乃其姊者亦列女也!”而在《史记》中汉武帝就直接称呼他的姐姐为姊:“嚄!大姊,何藏之深也!”。
姊在南北朝的时候,在北齐也曾被用作称呼母亲。在《北齐书》中记载,高湛曾逼迫自己的嫂子李祖娥,行之事,而且还有了身孕。李祖娥觉得没脸见自己的儿子,所以高邵德每次求见都被拒之门外。高邵德就在门外高呼:“儿岂不知耶,姊姊腹大,故不见儿。”
可以肯定的一点是,无论称呼母亲为“姊姊”或者“姐姐”都源于南北朝时期,有人认为它的源头应该是鲜卑。鲜卑人比较乱,称父兄都为“阿干”,在《晋书 四夷传》中记载:“鲜卑谓兄阿干”,因为哥和干发音相似。所以鲜卑和汉融合的时候,鲜卑人称父为兄,称母为姊。
总体上来说,“姐”这个词出现的较晚,应该是由“姊”或者“祖”转音而来,而是中间的意思变动较大。但是“姊”出现的早,因为多为书面语,所以变动不大,仅在南北朝和唐朝的时候,被称呼母亲过一段时间。
历史上有没有重名的两个人,而且两个人还很厉害的
历史上重名的名人一麻袋,尤其是两汉、魏晋时期,你到大街上叫一声“王咸”、“刘章”、“陈参”,估计有一圈人扭头冲你“哎”。甚至一个家族内,儿子跟孙子,侄子跟女婿都同名,抓狂不?
下面举几对同名的历史名人,再告诉你一个古人多重名的原因。
- 一对“韩信”同为开国功臣
刘邦帐下有两个韩信,二人不光名字相同,还有着相似的结局。后人为了区别二人,只好把“学习成绩”稍差的韩同学叫做“韩王信”。
我们熟知的韩信,即号称“兵仙”,将兵“多多益善”,最后被刘邦“兔死狗烹”、“鸟尽弓藏”的那位。他是三好生,大家耳熟能详,不多赘述。
另一位韩信是战国七雄之一韩国韩襄王的孙子,地地道道的贵族出身,远不是靠“漂母”救济的韩信所能比。
陈胜吴广起义爆发后,韩王信追随族兄弟韩成起兵。韩成战死后他与张良一起投靠了刘邦,因战功被册封为韩王,封地在荥阳。
后来刘邦觉得荥阳这地方太重要,于是将韩王信徙封代地。代地与匈奴接壤,面对匈奴的屡屡入侵,韩王信力不从心,只好私下跟匈奴人乞和。刘邦得到报信很生气:你这不是求荣的嘛!
于是刘邦屡屡派使者把韩王信臭骂一通。韩王信心里害怕,老刘这家伙绝不是善茬,干脆趁他还没把刀架到自己脖子上,反了个球的。
后来刘邦派柴武挂帅,平定了韩王信之乱,并斩杀了他,韩王信也成为刘邦消灭的第一个异姓诸侯王。汉文帝时期的名将韩颓当就是韩王信的儿子,汉武帝身边的佞臣韩嫣,就是韩颓当的孙子。
- 两个“刘秀”谁是真命天子
我们熟知光武帝刘秀,还知道当年他就是凭一句“刘秀为天子”的谶语,而起兵获得了天下。但你可能不知道,其实谶语中的“刘秀”,指的根本不是“此刘秀”,而是另有其人。
谶语中的“刘秀”是一个叫“刘歆”的人,此人为了避讳汉哀帝刘欣,把名字改成了刘秀。刘歆改名的时候(公元前8年),刘秀还没有出生(公元前6年)呢。
刘歆是刘邦的弟弟刘交的后人,他与父亲刘向,都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学术专家。刘歆还有一个好友叫王莽,因此他的命运也与王莽紧紧绑定。
王莽当了皇帝后,刘歆成了新朝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国师公”。但新朝晚年,一对好兄弟反目。当时有个叫西门君惠的术士,不知道从哪儿搞了“赤伏符”,说“汉室当兴,刘秀为天子”。
其实那是他们想借助刘歆的影响力,来王莽的政治把戏。当然,刘歆们的图谋没能得逞,一伙人全都被诛杀,刘歆也身亡。
但后来这个谶言被刘秀“盗用”,移花接木戴到自己头上了,你说神奇不?
- 连“王莽”居然都有两个
接着就说王莽,很多人不知道,历史上连“王莽”这么个怪癖的名字都能重了。
“篡汉”自立的王莽无需多言,大家都很熟悉。另一个王莽是汉武帝末年的官员,职位是卫尉,比皇帝王莽大了至少80岁。
卫尉是北军统领,负责皇宫宿卫,位列九卿。但这个王莽的事迹却不多,史书上也没有他的传记,所以不为外人知,他的“出名”全靠儿子王忽。
王忽时为侍中,内朝官,给汉武帝当决策参谋。公元前87年,汉武帝驾崩了,留下一道遗诏:令霍光、金日磾、上官桀辅政。可就在圣旨宣读后,王忽不干了:我一直在皇帝身边,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么一道圣旨,我怀疑这是一道伪诏。
王忽的话如同重磅炸弹,关于汉昭帝究竟是不是汉武帝钦定的接班人?霍光等人有没有矫诏?后世一直存在疑问,其中王忽的话就是证据之一。
大权在握的霍光大怒,把王莽召来一顿臭骂,吓得王莽回到家就杀了王忽。至于谁是穿越者,你说了算。
- 两个“杜子夏”靠帽子区别
其实我们也不必为古人重名而担忧,因为大多数场合,人们出于尊敬,称对方的字号,而不是直呼其名,这就避免了重名的尴尬。
不过,称呼字号也麻烦,古人的字号相同也是屡见不鲜,比如汉成帝时期就有两个“杜子夏”,一个叫杜钦,一个叫杜邺,两个“杜子夏”一起站在朝堂,叫起来也很挠头。
怎么区分他们呢?当时的人分别给他俩取了外号,杜邺叫“大冠杜子夏”,杜钦叫“小冠杜子夏”。为什么这么叫呢?因为杜邺总喜欢戴一顶高大的帽子,杜钦则戴个“小帽”。
不过杜钦听到这个称呼气得想动手打人,没人敢当着他的面这么叫,因为这是个侮辱性的称呼。原来“小帽”并不是“冠”,而是指杜钦的“眼罩”,杜钦先天一只眼失明,只好戴个眼罩示人。
呃……看起来古人也不靠谱,竟然如此。
- 令人抓狂的“陈咸”、“王兴”、“王商”、“刘章”们
除了上述几位名人,如果我们细扒,估计三天也说不完,太多了。再举几个例子:
西汉末年至少有两个陈咸,一个是丞相陈万年的儿子,跟淳于长、萧育、朱云等人混迹江湖。还有个陈咸专门跟王莽不对付,新朝建立后坚持“不仕王莽”,隐居山林终了一生。南宋时期还有个陈咸,是宋孝宗时的进士,官声相当的好。
汉元帝有个表叔叫王商,曾经官居丞相,后来被皇后王政君的哥哥王凤害死。王政君有个弟弟也叫王商,多年后他接替王凤当了大将军。其实同时期还有个王商,是另一支外戚子弟。这三支王氏外戚,一支是汉宣帝的母亲一族,一支是汉宣帝的皇后一族,还有一支就是汉元帝的皇后王政君一族。
王莽有个儿子叫王兴,他的孙女婿也叫王兴。你可能要问,古人不是“同姓不婚”吗?怎么孙女嫁给了同姓?其实古人是“同宗不婚”,同姓不同宗是可以结婚的,比如王莽的妻子也姓王。
刘邦的后代中重名的多如蚊蝇,一巴掌能拍死好几只。比如刘章,至少有四个:刘邦的庶子刘肥的次子朱虚侯刘章、光武帝刘秀的侄子齐王刘章、淮阳王刘章、常山王刘章。
其他的,如刘义、刘懿、刘宜、、刘兴、刘康、刘恭等等,重复利用率都很高。
原本以为现代人水平低,起名字没创意,总在那几个字上打转转,没想到古人也一样。古人多重名的原因大致如下:
其一,时代特征使然
历史上重名最多的时期,主要集中在两汉和魏晋,这跟当时的社会风俗有关——崇尚单字名。人们为何有这么个奇怪的风俗呢?
因为自西汉起,儒学成为显学,儒生们发现一个规律,那些先贤如姬旦、孔丘、孟轲、荀匡、颜回、李耳等等,都是单字名,所以全社会逐渐形成了一个共识:起单字名就是学习古圣先贤,再后来干脆认为,只有二流子才会起双字名。
比如王莽有个孙子叫王宗,后来因为谋反被杀。王莽深以为耻,把他的名字改成了“王会宗”,以示羞辱。
后来连匈奴人也跟着赶时髦,比如呼韩邪单于的儿子囊知牙斯(乌珠留单于),就改名为“智”。
其二,士族豪门化的结果
自从儒学获得“独尊”的地位后,西汉兴起“家学”,因此诞生了一批豪门士族集团,进而形成历史上的新的政治集团——士族阶级。
比如刘氏、王氏、颜氏、欧阳氏、韩氏、陈氏等等,掌握了特权的这些家族,子孙后代繁衍速度奇快,因而重名的概率也大大增加。
其三,常用字扎堆的结果
这一点古人跟今人一样,起名字也赶时髦,谁也不会给孩子起个阿猫阿狗的名字,于是就盯着那二十来个寓意美好的字眼上较劲。
这种现象直到南北朝后期,特别是隋唐,随着门阀士族集团的衰微,以及北方少数民族与汉文化的融合,双字名开始流行,读书也逐渐平民化,那个令人抓狂的重名时期才与我们告别。
为何现在有些年轻女孩子喜欢被大叔撩或者主动去撩大叔呢
谢邀^_^
如题,我们来分析下为何年轻女孩喜欢大叔。
一.成熟
同龄女生思想比较成熟,而年轻男生心理年龄相对小,女生会觉得男生幼稚,无法给自己安全感,而大叔有丰富的社会阅历,处事和行为举止比较成熟,有被保护的幸福感。很多女生由于原生家庭的关系,会有恋父情节,成年后喜欢那种替代感,所以选择大叔。
二.经济条件好
现在很多女生不再追求纯粹的爱情,在考虑爱的时候,首先会想到面包。觉得等一个年轻小伙慢慢白手起家太累,而且不一定成功。等到青春耗尽,还是生活一般,而大叔早年就已经打拼,有经济实力,所以可以带给女生好的生活品质。女生想让自己过的好点,又有钱还有爱,有什么理由拒绝呢?
三.更懂自己
大叔年龄大,有丰富的人生阅历,他们擅长浪漫,明白女人真正需要什么,在他们面前,女生掩饰再好都会被看穿。投其所好,用自身的魅力哄女生开心。
很懂女生心思,有时候一个眼神和表情就知道女生想什么。年轻男生大多容易马虎,甚至连节日都会忘记,而大叔就很细心,越是小事越打动人心。
四.更会照顾人
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变得更加稳重有耐心,棱角被岁月磨平,让他们更加优秀。大叔的温柔,体贴,耐心都让涉事未深的女生感动,因为他们会疼人。
女生天生需要呵护和关怀,面对不成熟的男生,会很疲惫,得不到想要的感觉,只有在大叔那里才觉得幸福,所以喜欢被大叔撩或者主动撩大叔。
清代的皇族是怎样划分等级的
清朝的皇族与明朝、乃至历史上的很多朝代都不一样,并不是一个整体,也就是所谓的爱新觉罗家族。而是在整个爱新觉罗家族的基础上,根据血缘亲疏又进行了二次划分,将皇族分为了宗室和觉罗两个部分,即常说的黄带子和红带子。
宗室,即所谓黄带子,指的是清显祖塔克世的直系后裔,也就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及其弟弟舒尔哈齐、穆尔哈齐、巴雅喇的后代(雅尔哈齐绝嗣,即便有所谓后代,也是过继其他几位的儿子所生)。这些人属于皇族里的第一阶层,以金黄色(皇帝为明黄色)腰带加以区分,因此也被称为黄带子。
觉罗,即所谓红带子,指的是清景祖觉昌安兄弟六人(也称“六祖”),除了塔克世系(宗室)以外的其他后裔。这些人属于皇族里的第二阶层,以红色腰带加以区分,因此也被称为红带子。
实际上,除了“六祖”后裔,爱新觉罗家族还是有一些零散的远支存在的,但是这些人因为血缘过于疏远,并没有被清王朝认可为皇族,而没有被纳入宗室、觉罗的范畴,这些人的地位基本上与旗下的平民无异。除此之外,清朝中前期又规定:被革除宗室者及其后裔也以红色腰带加以区分,称为革除宗室红带子,待遇参照觉罗,但是姓名附于玉牒宗室卷之后,不列入玉牒觉罗卷。被革除觉罗者及其后裔以紫色腰带加以区分,称为革除觉罗紫带子,待遇比觉罗低一些,但是仍然高于旗下的普通百姓,这些人的姓名附于玉牒觉罗卷之后,仍然被认可为皇族成员。
清朝的宗室拥有诸多特权,俸禄也比其他贵族、官员优厚许多,即便是地位最低、没有爵位的“闲散宗室”,在乾隆年间起也被赏穿戴四品武职顶带袍服。而且,宗室还享有独立的封爵系统,也就是说这一套爵位只有宗室才能获得,觉罗也无法染指!此外,宗室爵位又有入八分和不入八分之别,所谓入八分指的是享有八项礼仪性待遇,即朱轮、紫缰、背壶、紫垫、宝石、双眼、皮条、,不入八分者不能拥有这八项礼仪性待遇。在封爵的同时,入八分者还会被拨给数量不等的牛录,即所谓的旗份,不入八分者只有爵位、没有旗份。而这些拥有旗份的入八分宗室王公们,就是人们常说的大、小旗主。
入八分者为:和硕亲王、多罗郡王、多罗贝勒、固山贝子、奉恩镇国公(入八分镇国公)、奉恩辅国公(入八分辅国公)。
不入八分者为: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和一至三等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以及奉恩将军,没有爵位者称“闲散宗室”。
这其中不入八分辅国公及以上爵位为超品,即在正一品之上。镇国将军为正一品、辅国将军为正二品、奉国将军为正三品、奉恩将军为正四品。可见,即便是爵位最低的奉恩将军,其品级也是正四品,而这个品级在清朝对应道员、略高于从四品的知府,可见宗室的地位和待遇还是相当高的。
同样姓爱新觉罗的觉罗们就没有这么优厚的待遇了,他们并没有专门的爵位,和在旗的、不在旗的其他官民一样,必须有卓著的功勋才能被授予爵位,而且授予的并不是宗室爵位,而是另一系统,即所谓的功臣爵位,也就是公、侯、伯、子、男、轻车都尉、骑都尉、云骑尉、恩骑尉那一套,没有卓著的功勋是得不到爵位的。而且,这些人也没有宗室那样可以直接安排工作的特权,除了有“荫”者,都必须老老实实走科举之类的途径(后来的捐纳也算是一个途径)。当然,毕竟是爱新觉罗家族的自家人,觉罗在政治待遇、司法待遇和生活待遇等方面还是有相当多的特权的,只是要比宗室差一些。至于那些比觉罗血缘更加疏远的爱新觉罗家族成员,就只能跟旗下的普通老百姓一样了……
晋文公重耳如何成为春秋霸主
晋文公重耳文治武功卓著,是春秋晋国的第二十二任君主,也是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其遭受骊姬之乱后,在外流浪十九年,那他如何在暮年让晋国成为五霸之一的?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大国的支持
先回顾其逃亡之经历。除了卫、曹、郑几个小国对重耳无礼,其他的大国皆对其礼遇有加,齐桓公以宗女妻之;宋襄公也以国礼招待;楚成王用对待诸侯的礼节待之,并赠以厚礼;秦缪公在晋国发生骊姬之乱后,曾扶植晋惠公,然其背信弃义,后在秦国做的太子圉为了能继位,竟偷偷逃跑,秦穆公一怒之下,与重耳结成姻亲,然后派护送重耳回晋国,重耳在外逃亡十九年最终返回晋国。
大国的国君皆认为重耳品行高尚,在外遇难很久而不亡,随从都是国家的贤才,这是上天安置的。所以他们都支持重耳回国继承大统。
二、人才的归附
文公从小就喜好结交士人,十七岁时就有五个品德高尚、才能出众的朋友:赵衰、狐偃咎犯、贾佗、先轸、魏武子。即位后修明政务,对百姓布施恩惠,赏赐随从逃亡的人员和各位有功之臣,功大的封给城邑,功小的授与爵位。
(一)狐偃(文公之舅父)
文公在齐时,曾一度安逸享乐,放弃复国之梦。狐偃用计灌醉重耳,用车载其离齐。重耳醒来后大怒,要杀狐偃。狐偃说:“杀死我成就您,是我的心愿。”
帮助晋文公教化百姓:道义、信用、礼仪,而后赶走穀地的驻军,解除宋国的包围,一次战争就称霸诸侯,这都是文公的教化。
秦穆公把驻扎在黄河边上,准备送周襄王回朝。狐偃建议晋文公抢先护送周王回京,以获得诸侯的拥护和信任。
楚成王包围宋国,宋国公向晋国求助。狐偃提出围曹、卫救宋。
(二)赵衰(赵国之先)
聪明机智。秦穆公设宴席招待重耳,赵衰跟随赴宴。赵衰随机应变,说:“君王把所以辅助天子的事命令重耳,重耳岂敢不拜?”于是重耳稽首行礼,得到秦穆公的信任。
举荐贤能。文公建立三军,文公想任命赵衰,他推荐了先轸,认为先轸有谋略。文公征询元帅的人选,赵衰举荐了郤谷,说他爱好礼乐,熟读诗书。赵衰又举荐栾枝,认为栾枝忠贞谨慎,于是,文公命其将下军。
(三)先轸(春秋战神、最早的军事家)
楚国包围宋国,宋前来求救,先轸说:“报答恩人还是决定霸主,就在于今天了。”文公怕齐、秦不同意,有顾虑。先轸建议说:“让宋国赂齐、秦,借他们两国去请求楚国退兵。晋逮住曹国国君,把曹、卫之地分给宋国。楚国喜欢曹、卫,一定不答应齐、秦之请求。齐、秦想要宋国的财礼,必定同意攻楚。”
楚成王决定知难而退,但子玉却执意请战。他派使者来到晋国,提出用宋换曹、卫。先轸却看出了子玉的如意算盘:子玉这一句话就使楚国得到三项恩惠,晋国却得到三项怨仇,怨仇太多,晋国还怎么称霸?将计就计:一面秘密让曹、卫复国,并离间其与楚的关系;一面囚禁楚国使者,激怒楚国。后子玉果然中计,而先轸此时由于郤谷的去世而被任命为中军将,统率城濮之战。他一改自古以来固定的战争模式,创造了战场机动用兵,集中兵力打击敌人的先例,而且针对楚军部署及其主帅骄躁轻敌的特点,采取避强击弱,佯退诱敌,各个击破的战法,最终取得了决定性胜利,成就了晋国中原霸主的地位。
三、关键事件
(一) 秦穆公对前面两任晋国国君的失望,让重耳能顺利回国。
(二) 助周襄王回朝,得到周天子及诸侯的信任。
(三) 城濮之战重创了与中原争霸的楚国。
(四) 周天子任命晋文公为诸侯首领,写了《晋文侯命》。
(五) 晋文公以周天子之命召集诸侯,在践土会盟,从此晋文公称霸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