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攻略 > 游戏攻略

创造与魔法花圈的分布图(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原是一国,分开之后,两个国家的关系如何)

时间:2023-08-03 13:24:08人气:899 作者:未知

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原是一国,分开之后,两个国家的关系如何

1947年8月14日和15日巴基斯坦与印度,分别摆脱英国殖民身份先后独立建国。因为宗教对立的原因,以信仰印度教为主的民众组成印度,以信仰教的民众组成巴基斯坦,由此英国的南亚次大陆殖民地一分为二。但是由于信仰教民众分为两大块,东巴(现在的孟加拉国)与西巴(现在的巴基斯坦)之间隔着一个印度距离2200多公里,为新生独立的巴基斯坦国家治理,造成了非常极大的不方便。

最终因为印度外部军事插手干预,1971年肢解了巴基斯坦,东巴从巴基斯坦独立出来,成为现在的孟加拉国。当年的南亚英属印度殖民地变成了三个国家,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而在18世纪大英帝国来到南亚之前,南亚次大陆在莫卧儿王朝灭亡之后,具有近六百个互不隶属乱七八糟的土邦国。是英国利用欧洲的火炮热兵器以武力,将这些众多的土邦国统一成为英属殖民地;是英国利用英语,将南亚方言各异的土邦语言统一为官方通行语言。

从这个角度来看,没有英国的殖民过程,就没有现在的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三个国家的雏形。因为依靠印度人自己,永远不可能成为298万平方公里面积的大国,巴基斯坦和孟加拉也一样的状况。所不同的是,巴基斯坦与孟加拉都是穆斯林兄弟,孟加拉离开巴基斯坦符合印度的意图,而使得原来就处于弱势的巴基斯坦,与印度的实力差距更是拉大。

如何看待孟加拉国脱离巴基斯坦,现在两国关系如何?如今的巴基斯坦,就是原来的西巴基斯坦部分,在与同为穆斯林兄弟的孟加拉分离之后,巴基斯坦的领土面积仍然不算少有88万平方公里,人口如今接近2亿,是仅次于印度的南亚大国。但是巴基斯坦大都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大部分季节炎热干燥,有大面积的沙漠和山地。在经过1971年第三次印巴战争失去孟加拉之后,仍然处于印度打压的阴影之下。

但除了在克什米尔边境停火线与不时与印度发生军事之外,后来没有再爆发大规模印巴战争。而巴基斯坦与孟加拉的关系,在战争结束后的几年里,一直不能接受遭到印度军事干预使得孟加拉国的独立现状。一直到1975年10月,巴基斯坦才从法律意义上承认了孟加拉国的独立。现在回看这个过程,孟加拉独立固然是印度还包括苏联的幕后军事干预,帮助了孟加拉实现的独立。

其实,如果没有印度这个外因,孟加拉脱离巴基斯坦也是迟早的事。这是因为孟加拉与巴基斯坦除了有共同的宗教信仰,在其它方面的不同点太多。首先,东巴(孟加拉)当时的人口比西巴还要多,而且属于不同的民族,存在明显的语言差异。二是东巴与西巴地理上相距2200多公里,先天不足,十分不利于管辖和治理。三是,当时的巴基斯坦是以西巴人为主体,东巴(孟加拉)人处于从属地位。

大批的西巴人作为统治者身份来到东巴(孟加拉),作为接收者和管理者,引起了孟加拉人的强烈不满。而巴基斯坦上层并没有重视这个现实,尊重孟加拉人的政治诉求,进行有效的民族融合化解分歧。反而是以武力高压的,使得东西巴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深。这些原因的存在,仅仅有相同的宗教纽带是不能解决问题的。中东地区绝大多数都是信仰教,但是却是分成了几十个国家,同为阿拉伯民族的穆斯林,也成十几个国家。

所以,孟加拉不可能长期的属于巴基斯坦,孟加拉人的民族意识抬头就要独立的。巴基斯坦虽然在1975年承认了孟加拉国,但是一直到2000年后的穆沙拉夫总统,才向孟加拉表示道歉。这对于巴基斯坦来说道歉是非常痛苦的事,意味着承认对1971年的外来军事干预合法化。 目前的巴基斯坦与孟加拉关系,已经恢复成正常的国家关系,但是因为有印度的外在原因,巴孟双方关系改善已经逐步升温。

因为孟加拉国非常清楚,印度在南亚次大陆的丑恶历史,作为弱小的邻国对印度持警惕态度。孟加拉国不仅与巴基斯坦恢复正常关系,还与周边其它大国积极发展新关系,以维护自身的利益。近几年孟加拉的经济发展势头很好,增长率超过了巴基斯坦,2018年孟加拉国的经济增长率达7.86%。

关于科学的小故事

本杰明·富兰克林是在偶然的机会想到发明避雷针的:
富兰克林最著名的发现是统一了天电和地电,破除了人们对雷电的迷信.在用莱顿瓶进行放电实验的过程中,富兰克林面对着电火花的闪光和劈啪声,总是禁不住与天空的雷电联想 起来,他意识到莱顿瓶的电火花可能就是一种小型的雷电.为了验证这个想法,必须将天空中的雷电引到地面上来.1752年7月的一个雷雨天,富兰克林用绸子做了一个大风筝, 风筝顶上安上一根尖细的铁丝,又用丝线将铁丝联起来通向地面,丝线的末端拴一把铜钥匙,钥匙又一个莱顿瓶中.富兰克林将风筝放上天空,一阵雷电打下来,只见丝线上的毛 毛头全都竖立起来,用手靠近铜钥匙,即发出电火花.天电终于被捉下来了.富兰克林发现,储存了天电的莱顿瓶可以产生一切地电所能产生的现象,这就证明了天电与地电是一样的 .在1747年,富兰克林就从莱顿瓶实验中发现了尖端更易放电的现象,等他发现了天电与地电的统一性后,就马上想到利用尖端放电原理将天空威力巨大的雷电引入地面,以避免 建筑物遭雷击.1760年,富兰克林在费城一座大楼上树起了一根避雷针,效果十分显著.
牛顿被苹果砸死了,从而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俄罗斯化学家门捷列夫(1834~1907),生在西伯利亚.他从小热爱劳动,喜爱大自然,学习勤奋.
1860年门捷列夫在为著作《化学原理》一书考虑写作计划时,深为无机化学的缺乏系统性所困扰.于是,他开始搜集每一个已知元素的性质资料和有关数据,把前人在实践中所得成果,凡能找到的都收集在一起.人类关于元素问题的长期实践和认识活动,为他提供了丰富的材料.他在研究前人所得成果的基础上,发现一些元素除有特性之外还有共性.例如,已知卤素元素的氟、氯、溴、碘,都具有相似的性质;碱金属元素锂、钠、钾暴露在空气中时,都很快就被氧化,因此都是只能以化合物形式存在于自然界中;有的金属例铜、银、金都能长久保持在空气中而不被腐蚀,正因为如此它们被称为贵金属.
于是,门捷列夫开始试着排列这些元素.他把每个元素都建立了一张长方形纸板卡片.在每一块长方形纸板上写上了元素符号、原子量、元素性质及其化合物.然后把它们钉在实验室的墙上排了又排.经过了一系列的排队以后,他发现了元素化学性质的规律性.
因此,当有人将门捷列夫对元素周期律的发现看得很简单,轻松地说他是用玩扑克牌的方法得到这一伟大发现的,门捷列夫却认真地回答说,从他立志从事这项探索工作起,一直花了大约20年的功夫,才终于在1869年发表了元素周期律.他把化学元素从杂乱无章的迷宫中分门别类地理出了一个头绪.此外,因为他具有很大的勇气和信心,不怕名家指责,不怕嘲讽,勇于实践,敢于宣传自己的观点,终于得到了广泛的承认.
元素周期律
元素周期律揭示了一个非常重要而有趣的规律: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量的增加呈周期性的变化,但又不是简单的重复.门捷列夫根据这个道理,不但纠正了一些有错误的原子量,还先后预言了15种以上的未知元素的存在.结果,有三个元素在门捷列夫还在世的时候就被发现了.1875年,法国化学家布瓦博德兰,发现了第一个待填补的元素,命名为镓.这个元素的一切性质都和门捷列夫预言的一样,只是比重不一致.门捷列夫为此写了一封信给巴黎科学院,指出镓的比重应该是5.9左右,而不是4.7.当时镓还在布瓦博德兰手里,门捷列夫还没有见到过.这件事使布瓦博德兰大为惊讶,于是他设法提纯,重新测量镓的比重,结果证实了门捷列夫的预言,比重确实是5.94.这一结果大大提高了人们对元素周期律的认识,它也说明很多科学理论被称为真理,不是在科学家创立这些理论的时候,而是在这一理论不断被实践所证实的时候.当年门捷列夫通过元素周期表预言新元素时,有的科学家说他狂妄地臆造一些不存在的元素.而通过实践,门捷列夫的理论受到了越来越普遍的重视.
后来,人们根据周期律理论,把已经发现的100多种元素排列、分类,列出了今天的化学元素周期表,张贴于实验室墙壁上,编排于辞书后面.它更是我们每一位学生在学化学的时候,都必须学习和掌握的一课.
现在,我们知道,在人类生活的浩瀚的宇宙里,一切物质都是由这100多种元素组成的,包括我们人本身在内.
可是,化学元素是什么呢?化学元素是同类原子的总称.所以,人们常说,原子是构成物质世界的“基本砖石”,这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还是可以的.然而,化学元素周期律说明,化学元素并不是孤立地存在和互相毫无关联的.这些事实意味着,元素原子还肯定会有自己的内在规律.这里已经蕴育着物质结构理论的变革.
终于,到了19世纪末,实践有了新的发展,放射性元素和电子被发现了,这本来是揭开原子内幕的极好机会.可是门捷列夫在实践面前却产生了困惑.一方面他害怕这些发现“会使事情复杂化”,动摇“整个世界观的基础”;另一方面又感到这“将是十分有趣的事……周期性规律的原因也许会被揭示”.但门捷列夫本人就在将要揭开周期律本质的前夜,1907年带着这种矛盾的思想逝世了.
门捷列夫并没有看到,正是由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一系列伟大发现和实践,揭示了元素周期律的本质,扬弃了门捷列夫那个时代关于原子不可分的旧观念.在扬弃其不准确的部分的同时,充分肯定了它的合理内涵和历史地位.在此基础上诞生的元素周期律的新理论,比当年门捷列夫的理论更具有真理性.
【门捷列夫的平生】
1907年1月27日,俄国首都彼得堡寒风凛冽,太阳黯淡无光,寒暑表上的水银柱降到零下20多度,街上到处点着蒙有黑纱的灯笼,显出一派悲哀的气氛.几万人的送葬队伍在街上缓缓移动着,在队伍最前头,既不是花圈,也不是遗像,而是由十几个青年学生扛着的一块大木牌,上面画着好多方格,方格里写着“C”、“O”、“Fe”、“Zn”等元素符号.
原来,死者是著名的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木牌上画着好多方格的表是化学元素周期表——门捷列夫对化学的主要贡献.
门捷列夫生于一位有十七个子女的中学校长家庭,他排行十四.出生刚数月,父亲双目突然失明,接着又丢掉了校长的职务.微薄的退休金难以维持生计,全家搬进附近一个村子里,因为舅舅在那里经营一个小型玻璃厂.工人们熔炼和加工玻璃的场景,对他以后从事与烧杯、烧瓶打交道的化学研究产生很大影响.1841年秋,不满七周岁的门捷列夫和十几岁的哥哥一起考进市中学,在当地轰动一时.不幸总爱跟随贫苦人家.门捷列夫13岁时父亲去世,14岁时工厂遭火灾化为灰烬,母亲只好再次搬家,将成年的女儿们嫁出去,让两个儿子参加工作.1849年春,门捷列夫中学毕业,母亲变卖家产,一心想让小儿子上大学.在父亲的一位朋友的帮助下,门捷列夫进入彼得堡师范学院物理系.只过了一年,就成为优等生.紧张学习之余,还撰写科学简评得到少量稿费.这时他已经失去任何经济支持:舅舅和母亲相继去世.1854年,他大学毕业并荣获学院的金质奖章,23岁成为副教授,31岁成为教授.
使他获得最初声望的是《有机化学》,为了写这本书,他几乎两个月没离开过书桌.年过七旬后,积劳成疾,竟双目半盲.每天从清晨工作到下午5:30,“中饭”后继续工作到深夜.他是在书桌前死去的,去世时手里还握着笔.1869年元素周期律的发现使他名声大噪,好多外国科学院纷纷聘请他为名誉院士.一次,有个记者问他是怎样想出周期律的,门捷列夫听了大笑:“这个问题我考虑了20年之久,而您却认为我坐着不动,5个戈比1行、5个戈比1行地排列着,突然就成功了?”
诚然,我们应该永远铭记门捷列夫的格言:“什么是天才?终身努力,便成天才!”
爱迪生 (1847-1931)
19世纪被誉为科学的世纪,也是以科学的技术化和社会化为突出特征的世纪.科学在这个世纪开始成为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风起云涌的伟大创新转变成为技术科学的巨大威力.这个世纪的一些科技巨擘继续活跃于20世纪.托马斯·阿尔沃·爱迪生(Thomas Alva Edison),就是其中之一.美国《生活》周刊不久前评出的过去1000年的100位最有影响力人物中,爱迪生名列第一.
爱迪生出身低微、生活贫困,他的“学历”是一生只上过3个月的小学,老师因为总被他古怪的问题问得张口结舌,竟然当的面说他是个傻瓜、将来不会有什么出息.母亲一气之下让他退学,由她亲自教育.这时,爱迪生的天资得以充分地展露.在母亲指导下,他阅读了大量的书籍,并在家中自己建了一个小实验室.为筹措实验室的必要开支,他只得外出打工,当报童、办报纸.最后用积攒的钱在火车的行李车厢建了个小实验室,继续作化学实验研究.后来,化学药品起火,几乎把这个车厢烧掉.暴怒的行李员把爱迪生的实验设备都扔下车去,还打了他几记耳光,据说爱迪生因此终生致聋.
爱迪生是美利坚民族崇尚的那种传奇般的人物——虽未受过良好的学校教育,但凭个人奋斗和非凡才智获得巨大成功.他自学成才,以坚韧不拔的毅力、罕有的热情和精力从千万次的失败中站了起来,克服了数不清的困难,成为美国发明家、企业家.他早年曾制定双工式和四工式电报系统,发明自动电报帮电机.1877~1879年发明留声机;实验并改进了电灯(白炽灯)和.以后又制定了照明系统,并为实现集中供电进行了许多工作.他提出并采用直流三线系统.制成当时容量最大的发电机,并于1882年利用该机建成了第一座大型发电厂.在同时期,作了铁道电气化的试验.1883年发现“爱迪生效应”,即热电子发射现象.在电影技术、矿业、建筑、化工等方面也有不少著名的发明,仅从1869年到1901年,就取得了1328项发明专利.在他的一生中,平均每15天就有一项新发明,他因此而被誉为“发明大王”.
爱迪生献身科学、淡泊名利.在研制电灯时,记者对他说:“如果你真能造出电灯来取代煤气灯,那你一定会赚大钱.”爱迪生回答说:“一个人如果仅仅为积攒金钱而工作,他就很难得到一点别的东西——甚至连金钱也得不到!”他一直被称作现代电影之父,可是在电影界人士为他77岁寿辰举行的盛大宴会上,他说:“对于电影的发展,我只是在技术上出了点力,其他的都是别人的功劳.”
爱迪生胸襟开阔、善处逆境.针对自己的耳聋不便,他说:“走在百老汇的人群中,我可以像幽居森林深处的人那样平静.耳聋从来就是我的福气,它使我免去了许多干扰和精神痛苦.”1914年某天晚上,爱迪生的电影实验室突遭火灾,损失巨大.爱迪生安慰伤心之极的妻子说:“不要紧,别看我已67岁了,可我并不老.
从明天早晨起,一切都将重新开始,我相信没有一个人会老得不能重新开始工作的.”第二天,爱迪生不但开始动工建造新车间,而且又开始发明一种新的灯——一种帮助消防队员在黑暗中前进的便携式探照灯.火灾对爱迪生就像是一支小小的插曲.
爱迪生造福大众、不畏艰辛.为寻找灯丝,他试验了数千种材料;为试制一种新的蓄电池,他失败了八千次.因此,爱迪生常常说:“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奋.”他在80岁时,仍然保持着发明家的精神,坚张地进行着发明创造活动.1927年,他成立了爱迪生植物研究公司,投入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寻觅化工新材料.81岁高龄的爱迪生成功地从野草中提炼出橡胶,受到人们极高的评价.
1931年10月18日清晨3时24分,爱迪生带着宽慰的微笑,闭目辞世,享年84岁.临终时他坦然地说:“我为人类的幸福,已经尽力了;没有什么可遗憾的了.”
举行葬礼的那天,全美国熄灭电灯一分钟,以示哀悼.这是人们表达对爱迪生无限怀念之情的最隆重的,也是人们献给这位伟大发明家的一曲无言的赞歌.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1879年出生在德国.他一生科研成果卓著,其中最卓著的是他用实验证实了原子的存在,创立了相对论,并发展了普朗克提出的量子假说.德国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一生为现代物理学发展做出了卓绝贡献.其最卓绝的成就是他突破牛顿经典物理学的框架,创立了适用于微观高速运动领域的相对论.
在爱因斯坦之前,人们自古以来都认为,虽然物质在时间和空间中存在,它们的运动受时间和空间的制约,但时间和空间都是不受物质的分布及其运动影响的.由此,把时间、空间、物质、运动完全割裂孤立开来.天才的物理学家牛顿也相信这一看法,据之提出了绝对时间、绝对空间和绝对运动观念.爱因斯坦不同意牛顿的绝对时空观和绝对运动观,从光速有限出发,提出宇宙间的时间同时性都是相对的,是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来说的,如月球上事件发生的时间是相对于地球这个参照系来说的.在同时性是相对的基础上,他否定了牛顿的绝对时间、绝对空间和绝对运动概念.因为时间的同时性都是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来说的,所以都是相对的;而运动又是与时间紧密相连的,所以运动也都是相对的,孤立地看地球,它的运动是不存在的;空间和时间是紧密相连的,所以绝对空间也是不存在的.从而,爱因斯坦把看起来似乎是彼此无关的时间和空间联系了起来,使它们成了相互密切联系的对立统一体,于1905年创立了狭义相对论.
1916年,爱因斯坦又经过10年探索,进一步完成了广义相对论创立工作.广义相对论是一种没有引力的新引力理论,是适用于所有参照系的物理定律.它与狭义相对论不同,狭义相对论仅仅适用于不存在引力的物理过程.研究的是直线、匀速相对运动的参照系;而广义相对论研究的是作任何运动的参照系,既适应直线、匀速运动的参照系,又适应加速运动和旋转运动的参照系,因而它是相对论大厦的第二层楼房.广义相对论进一步表明,时间和空间并不是孤立的,物质的分布和运动也反过来决定时间和空间的结构.它们之间也相互影响,是对立统一体.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近代科学技术在幻世纪取得的最重大成果,它导致了古老物理学的彻底革命,完成了物理学第三次理论大综合,进一步奠定了现代物理学发展的基石

在农村镇上能干什么小生意

朋友你提供信息太少:

如果是单纯针对中小学生的话做点小生意,又是乡镇,消费水平有限,卖点特色零食小吃,这个赚钱还是比较快的,但是地点最好是在学校门口。

【下面流芳就介绍一些朋友,他们已经从城市回到自己农村做的一些还不错的生意】

要说最赚钱,其实每行每业都有自己的优缺点,像现在一些乡镇的发展,大力发展旅游业,带动了当地服务行业的萌生并推向成熟。总之在乡镇里,只要用心去做,努力,踏实,肯干,所有的行业都是挺赚钱的。卖食品、开小卖铺都很赚钱:在镇上卖馒头和开小饭馆(以主食和早点为主)的小店每天顾客很多,卖馒头的那家基本每天只蒸一次,早上蒸二十笼左右(每笼100个以上),基本到了下午就会卖光。开小卖铺的小店也很赚钱,本地没有什么特色产品,生活必需品的销售成了一大热点。这些年来,在镇上开小卖铺的受欢迎的小店都赚了不少,不少在县城买了房产,由此可见开小店的利润是很大的。其一销售小孩的东西最赚钱。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家长很难会残忍的拒绝不耗费太多金钱的东西。在幼儿园门口,有一些卖酸奶、白糖糕之类的小吃,孩子放学后争先恐后去买那些东西,家长看在上了一天学的份上,通常不会拒绝。再者就是镇上做蔬菜种植、葡萄种植、蔬菜销售、葡萄销售的生意比较多,相比较而言的话,葡萄销售比较赚钱。葡萄种植技术相对高一些,销售价格也比较高,单纯种植的话,收入不是很高,要将当天摘的葡萄卖给小商贩,价格比市场上低很多,而小商贩将葡萄运送到市场上,或者自家水果店分挑出较好和一般,分不同价格售卖,可以卖得更好地收益。就目前流芳的家乡最具发展前景的是小型超市、快递和家电商。小镇现在有2个中小型日用品超市,在镇上最繁华地段,基本垄断居民60%日常快消品消费,盈利性极高。而流芳也亲自参与了同学家的家电和快递服务,更让我看到了其中巨大的发展潜力。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快递迅速被居民接受,光是同学家日单量就保持在150-200左右,一些节假日或者是双十一等时期更是瘫痪。因为目前小镇上就2个快递点,同学家7种快递公司的业务稍显杂乱,因此发展新对手不断能规范行业,更能为居民带来便利,空间极大。而经营100平米的电器店面及仓库存货,加上同学的良好售后和送货,生意是越来越好。国家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政策的推广,家电尤其是知名品牌的需求量迅猛增长,市场极其广阔。尤其是对于准备返乡创业的大学生,运用互联网优势,可开拓更巨大的市场。以上是仅为流芳个人观点,如有不妥,请老师们在留言区留下你宝贵的意见,流芳会积极参与讨论~感谢您的阅读:GLF顾流芳将长期发表自己的一些个人观点,我们一起共同交流与学习,再次谢谢您的支持!

世界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间谍故事

一个英国人为苏联做间谍,并且在英国情报机关成为高级要员,被发现后逃往苏联,一直活到76岁才去世。

哈罗德.金.菲尔比,苏联特工,世界间谍史上最著名、最成功的间谍,他是一个英国人。因为在剑桥大学接触了马克思主义,之后对政治产生巨大兴趣,他经过研究,发现英国的政治不符合主流,他逐渐信仰主义。

1933年他离开剑桥大学,决定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主义,当时奥地利的工人运动兴起,他于是赶往奥地利,在维也纳加入了党并加入了一个苏联组织,一年后他回到英国,与他之前的政治朋友全部断绝来往,并且加入一个英德联谊组织,经常与德国大来往,他的这些行为掩盖了他党的身份。

西班牙战争爆发后,他受苏联委派,到西班牙法西斯占领区进行情报活动。

1940年夏天在《泰晤士报》任职的菲尔比被英情五处选中,自此菲尔比进入了英国的秘密情报局,这是苏联第一了解到这个世界闻名的情报机构的全部清况,菲尔比为苏联提供了大量情报,获得了苏联的赞赏,同时他在军情五处竟然也得到了晋升。有一次菲尔比破解了德国的“博登”行动,最后盟军逼迫德国取消这次行动,之后菲尔比负责的范围越来越大,1944年升任英国情报处第九处处长,他继续为苏联提供更有价值的情报。

1945年菲尔比经历了他间谍生涯中第一次危机,苏联驻伊斯坦布尔的总领事叛逃英国,只要英国愿意为他提供政治避难,他将公布3名潜伏在英国的苏联间谍,幸亏苏联及时下手将其逮捕,不然菲尔比难逃这一劫。

1949年菲尔比被晋升为英国秘密情报局与美国中央情报局合作处处长,以英国驻美大一等秘书的身份赴工作,此时的菲尔比已经处于西方情报机构的核心,他利用职务之便将许多重要情报送到苏联。

1949年,英美打算派一支行动小组到阿尔马尼亚进行颠覆活动,菲尔比作为此次行动的监督人,他事先将情报送给苏联,这只行动小组一到达阿尔马尼亚就被苏联消灭。靠菲尔比的情报,苏联发现了很多内鬼和准备叛逃的人员,这些人员经常不明不白的就被处死。

常在河边站,哪有不湿鞋。美国联邦调查局发现了一名潜伏在英国情报局的苏联情报人员,菲尔比当时也参加了调查,随着调查的深入那名间谍的身份即将暴露,菲尔比于是将其送出英国,同行的还有一名苏联间谍,随着两名间谍的出走,引起了英美的注意,3星期后菲尔比被召回伦敦,接受审查,但是没有证据英国没有逮捕菲尔比。

1956年,外交部将菲尔比开除,之后在军情六处的两位朋友的帮助以记者身份在军情六处工作,继续为苏联提供情报,1962年苏联的高级情报人员被捕,于次年了菲尔比,于是连夜逃往苏联。

在苏联他被授予将军军衔,还获得众多荣誉勋章,包括勋章,1988年菲尔比在莫斯科病逝。

如有错误,望斧正。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CopyRight © 2020-2025 www.zxian.cn All Right Reser 忠县软件园皖ICP备2023013640号-13 免责申明

声明: 本站所有手机app软件和文章来自互联网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网站地图